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孔巢父摇头不住长安,将去东海随烟雾飘流。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将诗卷永远留人世间,放竿垂钓采珊瑚求生。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隐居深山般遁世高蹈,时值春寒冷峭景凋零。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仙女们驾着云车而来,指点虚无的归隐之处。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自以为他有仙风道骨,谁知离长安归隐之因?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爱惜巢父想苦苦相留,应知富贵像草尖露水!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凉夜庭中摆酒饯行。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失意停琴见孤月残席,何年从仙界寄我书信?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向南找禹穴若见李白,代我问候他现在怎样!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15-1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51-152页 .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这句写巢父无心功名富贵。

掉头,犹摇头。

“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对看。

朋友们要他待在长安,他总是摇头。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归路:犹归宿。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知其故:指弃宫访道之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侯:是尊称,杜甫尝称李白为“李侯”。

静者:恬静的人,谓不热衷富贵。

别人要留,他却欢送,其意更深,所以说“意有馀”。

除,台阶。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罢琴:弹完了琴。

酒阑琴罢,就要分别,故不免“惆怅”。

下面三句都是临别时的嘱咐。

空中书:泛指仙人寄来的信。

把对方看作神仙,故称为空中书,杜甫是不信神仙的。

“几岁”二字很幽默,意思是说不知你何岁何年才成得个神仙。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这两句是要巢父见到李白时代为问好。

“问讯”一词,汉代已有,唐代诗文中尤多。

如韦应物诗“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杜诗如“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并含问好意。

禹穴有二,这里是指浙江绍兴县的禹穴。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15-1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51-152页 .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孔巢父摇头不住长安,将去东海随烟雾飘流。

这句写巢父无心功名富贵。

掉头,犹摇头。

“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对看。

朋友们要他待在长安,他总是摇头。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将诗卷永远留人世间,放竿垂钓采珊瑚求生。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隐居深山般遁世高蹈,时值春寒冷峭景凋零。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仙女们驾着云车而来,指点虚无的归隐之处。

归路:犹归宿。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自以为他有仙风道骨,谁知离长安归隐之因?

知其故:指弃宫访道之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爱惜巢父想苦苦相留,应知富贵像草尖露水!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凉夜庭中摆酒饯行。

侯:是尊称,杜甫尝称李白为“李侯”。

静者:恬静的人,谓不热衷富贵。

别人要留,他却欢送,其意更深,所以说“意有馀”。

除,台阶。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失意停琴见孤月残席,何年从仙界寄我书信?

罢琴:弹完了琴。

酒阑琴罢,就要分别,故不免“惆怅”。

下面三句都是临别时的嘱咐。

空中书:泛指仙人寄来的信。

把对方看作神仙,故称为空中书,杜甫是不信神仙的。

“几岁”二字很幽默,意思是说不知你何岁何年才成得个神仙。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向南找禹穴若见李白,代我问候他现在怎样!

这两句是要巢父见到李白时代为问好。

“问讯”一词,汉代已有,唐代诗文中尤多。

如韦应物诗“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杜诗如“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并含问好意。

禹穴有二,这里是指浙江绍兴县的禹穴。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15-1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51-152页 .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此诗写孔巢父执意离开长安,蔡侯为之设宴饯行,杜甫在宴上赋此诗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诗中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

  此诗前四句叙述孔巢父辞别长安去往江东。

五至八句写的是诗人对孔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

九至十二句言孔巢父对人生有独特的见解,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且归隐之心已决。

十三至十六句写蔡侯置酒为孔巢父饯行的情景。

最后两句请孔巢父转达对李白的问候,点明题中的“兼呈李白”,从侧面点出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深厚情谊。

  孔巢父此去,意在求仙访道,故诗中多缥缈恍惚语,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也可以看出杜甫早期所受屈原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51-152页 .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5-17页

野望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秋天一眼望去清旷无极,远处隐隐约约荡起层云。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水天相接空中一片明净,一座孤城呈现云雾深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秋风吹起枯叶更快脱落,眺望远山太阳刚刚下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孤独的白鹤为何回得晚,要知道昏鸦早已宿满林。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0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五):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06 3、 张忠刚.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175-176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这首诗是诗人于边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写望中所见之景物。

  第一句是总写清秋时节的“望”。

望秋天景色清旷无极,这就很好的表现“远水天净”。

接下来是写景。

写云,云是如何,是遥远的,重叠的。

如此的云就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是不错的。

然后从云写到水,从水写到城,虽仍是远景但逼近了一些。

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净,孤城外,雾气缭绕。

这样一写,就由首联的不错天气转进了一些悲凉的气氛。

  但作者不仅写这么一点点悲凉。

“叶稀风更落”,就是“风起,叶稀更落”,由颔联转向近景,并深入的画出了悲凉,第六句写落日,再变成了远景:夕阳刚刚沉入高远的山。

这里,秋天的凉意更有力量的射出。

最后一联,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孤独的鹤,为何归晚?

那些昏鸦早已宿满了树林。

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不难发现,当时的作者已无落足之地,安史叛军攻陷洛阳,本欲前往洛阳的杜甫被迫退回秦、华,有家不能回,一种哀痛便油然而生,所以见到孤鹤(作者自喻)晚归,便认为是昏鸦(安史叛军)占据了树林。

  这首诗自上而下无不表现出秋天的悲凉,而作者内心更深层的悲凉正是安史之乱所造成的,这就含蓄而有力的批判了安史之乱对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难。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五):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06 2、 张忠刚.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175-176

夜(一作秋夜客舍)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 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矢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倚赖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杂歌谣辞。大麦行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人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 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又作此奉卫王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

二仪清浊还高下, 三伏炎蒸定有无。

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李监宅二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赤谷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去矣行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 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 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678910 共9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