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三首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更多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田家三首》是一组完整的诗篇。第一首诗写农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辛勤紧张地在地里劳动,到头来却无法维持生计,因为他们的劳动果实全都被官府以田赋和徭役的形式搜刮去了。他们不仅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且子子孙孙还得把这种悲惨的遭遇延续下去。第二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例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吏为催租逼税而威胁恫吓直至私刑拷打农民的种种罪行,从而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封建暴政下的痛苦生活。这首诗前六句写农民在完成夏税的征敛中被封建官府剥削一空的情景,次十句写里胥在催租时对农民的敲诈勒索和威胁恫吓的情景,后二句写农民听了里胥的一席威胁话语后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第三首诗前八句描绘的是秋收后农村的景象,后六句则是描绘诗人因迷路在农家借宿的经过。这首诗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淳朴可敬的田翁老人形象,反映了诗人和农民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三首诗体现了一些共同的特色。一是叙事朴实生动,客观真实;二是语言质朴无华,几近口语,体现了田园诗的本色;三是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与对话描写,极富艺术感染力,忠实客观地表现了农村悲惨的生活图景,含蓄而又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封建官吏的憎恶,对穷苦民众深切同情的民本思想和对自己遭贬永州、前途无望的愤慨。清人毛先舒说这组诗“叙事朴到”,这一评价是精当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22-524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92-294页

行路难三首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 坐使儿女相悲怜。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 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躏跞涧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 突兀哮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更多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

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

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

鹿鸣验食野,......更多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一门即无主,焉......更多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遭贬后不仅被众人所弃,更为鬼神相辱相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人才难得,果然就是这样,像凌准这样的才子,居然于悲苦中客死他乡。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凌家的祖先为尧舜时代的受氏,三国时的《吴书》曾对凌统大加夸赞。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尔后的富阳凌氏寂寞无闻,凌准的才气又使家族名冠江南。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六经要旨一气贯通,你把所有的精妙之处都加以发扬。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卧薪尝胆,著述十年,你为多少玄奥解疑释难。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你在朝廷中撰写的雄文,万言文辞有若洪波奔放。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你曾受聘于邠宁、泾原两府担任智囊,宏略高论足以显露出奇思妙想。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你奉命出巡浙东一带,惩治贪吏,慰劳百姓,了解他们的苦难。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犹如回旋翻飞在大江之上的丹凤,终于栖憩在翰林的枝端。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在德宗意外崩驾的重大关头,宫廷内外谣言四起,危机重重。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是你力排众议,迅速公开遗诏,为拥立新君慷慨陈辞,使天下转危为安。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执掌徒隶簿,你为同僚做出了廉洁的榜样,主管征赋事,你坚持制度处处为朝廷打算。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曾出任和州太守,又左迁至湟水之畔。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母亲病故于家乡,而你为谪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不久后两弟又相继辞世,在他们身边痛哭的只有尚未省事的儿郎。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家中失去了主心骨,苟活的生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去不返。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无奈中只好抬头喊天,万能的神呵,你今在何方!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你痛哭得泪尽声绝双目失明,肾气衰竭,走路摇晃。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你竟然暴死于炎热的蛮荒,守灵的没有亲人,只有仆人与丫环!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你在生被贬谪在边远之地,死后骸骨也不能回归故乡。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悲哀呀!

盖棺之后仍是流言四起,孤独的灵旗在寒风中冻凝不扬!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想当年我们初次相识,一见如故,互诉衷肠。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我们选择了共同的改革目标,进身朝廷,又因为一样的原因被贬南蛮。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我们原本期望以仁义普济众生,那必然为愚蠢的人群讥笑中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我们到死也未有用武之地,维系正义,还有何指望?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死去的,当然一了百了,苟活者,却忧思千万。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自己每晚都多次梦回长安,不知是否能与你同路返乡?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兄弟呀!

我长歌当哭全然出于心灵深处的哀恸,为国为民,并非仅仅是为你而悲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鬼神欺:凌准贬后,母丧,两弟相续死,己又丧其明以殁,灾难踵至,故云“鬼神欺”也。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才难”句:《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

”大患:谓死。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凌人:《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

”“吴世”句:《三国志·吴书·凌统传》“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也”。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寂寞”二句谓凌统之后,富阳凌氏遽尔衰落,无有声望之人。

英气所聚乃在准也。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六学: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精义:《易乾》“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幽赜:《易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天庭:宫廷。

掞(shàn善):舒展,铺张。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东越:指浙东地区。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宛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宛宛黄龙,与德而升。

”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孝文:德宗谥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中外:谓宫内与朝廷。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抗声”二句:德宗崩,近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凌准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徒隶:狱中服役的犯人。

《管子·轻重》:“今发徒隶而作之”。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乌江浒:谓和州也。

左迁:贬职。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高堂:旧称父母为高堂。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仲叔”句言两弟相续去世。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举声”句言呼天不应。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泣尽”句言凌准悲伤过度,“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

”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溘死:屈原《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

”臧获:奴婢贱称也。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负:遭受,遭遇。

骇:通骸。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旐(zhào照):一种黑色魂幡,出丧时用。

飔(sī思):凉风。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九逝魂:《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最后二句言柳宗元与凌准二人同命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遭贬后不仅被众人所弃,更为鬼神相辱相欺。

鬼神欺:凌准贬后,母丧,两弟相续死,己又丧其明以殁,灾难踵至,故云“鬼神欺”也。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人才难得,果然就是这样,像凌准这样的才子,居然于悲苦中客死他乡。

“才难”句:《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

”大患:谓死。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凌家的祖先为尧舜时代的受氏,三国时的《吴书》曾对凌统大加夸赞。

凌人:《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

”“吴世”句:《三国志·吴书·凌统传》“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也”。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尔后的富阳凌氏寂寞无闻,凌准的才气又使家族名冠江南。

“寂寞”二句谓凌统之后,富阳凌氏遽尔衰落,无有声望之人。

英气所聚乃在准也。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六经要旨一气贯通,你把所有的精妙之处都加以发扬。

六学: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精义:《易乾》“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卧薪尝胆,著述十年,你为多少玄奥解疑释难。

幽赜:《易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你在朝廷中撰写的雄文,万言文辞有若洪波奔放。

天庭:宫廷。

掞(shàn善):舒展,铺张。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你曾受聘于邠宁、泾原两府担任智囊,宏略高论足以显露出奇思妙想。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你奉命出巡浙东一带,惩治贪吏,慰劳百姓,了解他们的苦难。

东越:指浙东地区。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犹如回旋翻飞在大江之上的丹凤,终于栖憩在翰林的枝端。

宛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宛宛黄龙,与德而升。

”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在德宗意外崩驾的重大关头,宫廷内外谣言四起,危机重重。

孝文:德宗谥曰“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中外:谓宫内与朝廷。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是你力排众议,迅速公开遗诏,为拥立新君慷慨陈辞,使天下转危为安。

“抗声”二句:德宗崩,近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凌准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执掌徒隶簿,你为同僚做出了廉洁的榜样,主管征赋事,你坚持制度处处为朝廷打算。

徒隶:狱中服役的犯人。

《管子·轻重》:“今发徒隶而作之”。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曾出任和州太守,又左迁至湟水之畔。

乌江浒:谓和州也。

左迁:贬职。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母亲病故于家乡,而你为谪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

高堂:旧称父母为高堂。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不久后两弟又相继辞世,在他们身边痛哭的只有尚未省事的儿郎。

“仲叔”句言两弟相续去世。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家中失去了主心骨,苟活的生者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去不返。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无奈中只好抬头喊天,万能的神呵,你今在何方!“举声”句言呼天不应。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你痛哭得泪尽声绝双目失明,肾气衰竭,走路摇晃。

“泣尽”句言凌准悲伤过度,“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

”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你竟然暴死于炎热的蛮荒,守灵的没有亲人,只有仆人与丫环!溘死:屈原《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

”臧获:奴婢贱称也。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你在生被贬谪在边远之地,死后骸骨也不能回归故乡。

负:遭受,遭遇。

骇:通骸。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悲哀呀!

盖棺之后仍是流言四起,孤独的灵旗在寒风中冻凝不扬!旐(zhào照):一种黑色魂幡,出丧时用。

飔(sī思):凉风。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想当年我们初次相识,一见如故,互诉衷肠。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我们选择了共同的改革目标,进身朝廷,又因为一样的原因被贬南蛮。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我们原本期望以仁义普济众生,那必然为愚蠢的人群讥笑中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我们到死也未有用武之地,维系正义,还有何指望?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死去的,当然一了百了,苟活者,却忧思千万。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自己每晚都多次梦回长安,不知是否能与你同路返乡?

九逝魂:《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兄弟呀!

我长歌当哭全然出于心灵深处的哀恸,为国为民,并非仅仅是为你而悲伤!

最后二句言柳宗元与凌准二人同命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

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

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

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

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

宛宛凌江羽,来栖翰林枝。

孝文留弓剑,中外方危疑。

抗声促遗诏,定命由陈辞。

徒隶肃曹官,征赋参有司。

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

高堂倾故国,葬祭限囚羁。

仲叔继幽沦,狂叫唯童儿。

一门即无主,焉用徒生为!

举声但呼天,孰知神者谁?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

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

平生负国谴,骇骨非敢私。

盖棺未塞责,孤旐凝寒颸。

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

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

本期济仁义,合为众所嗤。

灭身竟不试,世义安可支!

恬死百忧尽,苟生万虑滋。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兔死狐悲”,比喻遭遇不幸的人总是引起同命人的震惊和哀怜,这是因为同样的人生遭遇,塑造了同样的人生感受,故一人有难,同命者必怜之。

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说的也是同样的感受。

人生的伤心事莫甚于此者,那就是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突然死去,进而使自己联想到生的悲伤和死的幻灭。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

  第一部分   首先用点睛之笔大致介绍了凌准的“才”与“命”,凌准是个“才济命不济”的人,最后英年早逝。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二部分   1、柳宗元介绍了凌准高贵的出身——他的祖先是尧舜手下的掌水之官,他的前辈凌统是三国孙权的大将,功勋卓著,威震江东。

2、写了他渊博的学识,他身怀六艺,发愤写作,才华横溢,捭阖纵横。

凌准是个学富五车的才子,他写了一首万言诗给当时的丞相,得到赏识,被提拔为崇文馆校书朗。

诗中所讲的“天庭才炎 高文,万字若波驰”讲的就是这件事。

凌准还著有30万言的《后汉春秋》,八万言的《六经解围人文集》。

柳宗元称赞他“著书逾十年,赜靡不推”,并不是用虚言为死人溢美。

3、写他的五大政绩,一是建中初年,凌准在邰宁节度使府中(又称征西府)以金吾兵曹的身份任掌书记,受到普遍好评。

二是他出巡浙东以观察判官的身份安抚老百姓,惩治贪官污吏,官声很好。

三是写他因为在浙东的政绩被皇上诏为翰林学士。

四是写凌准在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唐德宗死后,朝廷大臣都认为五天以后再发丧,而凌准此时挺身而出,认为天下无主,必使四方猜疑,有野心的人乘机作乱,应该立即将皇上驾崩的消息通告天下;

另立新主,诏告四方,以安定天下。

当时的重臣王伾听从他的意见,第二天发丧,结果验证凌准的意见是准确的。

由于及时发丧,确立了新君,天下人心安定,有异志者也不敢动。

五是凌准在翰林院调度钱粮,公正廉明,使那些作奸犯科者、想从国家的钱财中捞一把的人为之整肃。

柳宗元通过介绍凌准的政德、政行、政绩表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和练达利索的政治品格。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三部分   柳宗元表达了对凌准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永贞革新”失败后,凌准开始被贬到四川河州作刺史,与柳宗元一样,永贞元年九月他是在赴河州刺史任的路上,再次被降职,被贬到更僻远的广东连州做司马。

在他被贬的途中,他的母亲经不起儿子远谪他乡的打击,因病而逝。

紧接着,他的两个弟弟死亡,而朝廷的命令却是被贬之人不能回家送丧,必须按期到任。

凌准为此痛不欲生,涕泪横流。

“泣尽目无见,肾伤足不持”——把眼睛哭瞎了,身体也垮了,不久便一命归天。

“溘死委灵荒,臧获守灵帷”,天下的人都认为他是罪人、小人,连他的尸骸都不敢接近。

人虽然死了,连个公正的评价都没得到,只有孤零零的灵幡和凄冷的寒风陪伴着他的孤坟。

柳宗元是在为好友鸣不平,也是夫子自道,是对共同的不公正的命运和世道的谴责与抗争。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第四部分   柳宗元一往情深,无限感慨地回顾了二人的友谊。

两人从认识开始便肝胆相照,后来同时因文章功夫被选拔为朝廷重臣。

在“永贞革新”运动中砥柱中流、冲锋陷阵,改革失败后,又同时贬为刺史,再贬为司马。

两个人都年轻气盛、壮志凌云,想为天下人谋福利、成仁义,想不到,一腔热血、几年艰辛,竟成了天下小人的笑柄。

少年壮志和一生功名都化为泡影。

接下来柳宗元表达了生死异路,从此永诀的巨大悲哀。

死者已逝,而活着人还将在世人的冷眼和唾沫,在心魔的滋扰下倍受折磨。

“顾余九逝魂,与子各何之?

我歌诚自恸,悲独为君悲。

”告别自己同命的亡友,柳宗元为朋友悲为自己悲,一颗孤心在泣血、颤栗,这不仅是共同的命运产生的强烈共振,不仅是为过去的事情而感叹。

柳宗元似乎是在凌准灵前长明灯的光焰里看到了自己同样不幸的未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叠后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事业无成耻艺成,南宫起草旧连名。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答刘连州邦字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

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

题虢州西楼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代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

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

愁来无去处,只上郡西楼。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代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代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5152535455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