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文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文
念奴娇 文
参,未有以品题,乞援香月堂例。
欣然许之,且用前遍体制戏赋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临江仙·一自酒情诗兴懒 文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文翻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待细把江山图画。
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
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
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
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
更复道横空清夜。
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
堂上燕,又长夏。
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待细把江山图画。
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
中有句,浩难写。
微风吹动着茂盛的庄稼,掀起了一道道翠绿的波浪,像海水一般地吞食了大片平原的土地。
赵丞相以挽天河的力量,驯服了河水,乖乖的在卧龙山下流过;
河水晶莹见底,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有谁来照照影子呢?
西湖真是美丽,烟雨濛笼的时候,给人以幽雅适意的感觉;
清朗的天气,更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
西湖你好像当年西施未嫁的妙龄女郎,那么叫人心醉神迷。
可惜,在此以前这个地方却荒芜的不成样子,只有等待着赵丞相把这片江山仔细地图谋描绘。
在水光里有千顷那么大的石头,像长江里瞿塘峡里的滟滪堆,它轻快的像的一匹快马,又像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奔向南湖而去。
整治西湖的种种责难,实在难以言明。
诗人例入西湖社。
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
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
更复道横空清夜。
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
堂上燕,又长夏。
诗人们按照条例加入了西湖诗社。
要记住,我们能以在这个景色迷人的西湖享受着饮酒赋诗,歌舞游乐的风流韵事,是因为赵丞相整治西湖的功劳,而且又重来亲手栽种柳杉树,这些树都已经长成翠绿的浓阴了。
在田陌上行走的客人们,夸说着闽中国的故事:在这周围十几里的西湖的水面上,王延钧修建了水晶宫和楼台水榭,从宫中到西湖,在空中架设了复道,国王、后妃和宫女们整夜的来往不休。
宫女们在水晶宫里歌唱着王后陈金凤谱制的《乐游曲》。
所有这些繁华盛况,已经成为过去了。
问问当年的鱼鸟有没有生存下来的?
没有了。
现在,只有燕子在堂上垒窠筑巢生儿育女,过着漫长的夜天。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21-323 2、 李肇翔.辛弃疾词:万卷出版社,2009年 :第58页
浣溪沙 文
满江红(席间和洪舍人兼简司马汉章太监) 文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
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
欲说又休新意思,强啼偷笑真消息。
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
倾国艳,难再得。
还可恨,还堪忆。
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
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
问谁家、却有燕归梁,香泥湿。
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文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
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 文
御街行·山城甲子冥冥雨 文
山城甲子冥冥雨。
门外青泥路。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
垂杨不语,行人去後,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鵷鹭。
玉殿追班处。
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
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