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 其五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游斜川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纺,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更多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正月初五辛丑日,天气晴朗和暖,风光景物宁静优美。我与两三位邻居,一同游览斜川。面对悠然远逝的流水,眺望曾城山。夕阳中,鲂鱼,鲤鱼欢快地跃出水面,鳞光闪闪;水鸥乘着和风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那南面的庐山久负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为它吟诗作赋。至于曾城山,高耸挺拔,无所依傍,秀丽地独立于平泽之中;遥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就更加喜爱眼前这座山的美名。如此欣然面对曾城赏景,尚不足以尽兴,于是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各位游伴分别写下年龄、籍贯,并记下这难忘的一天。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新岁匆匆又过五日,我的生命终将止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想到这些胸中激荡,趁此良辰携友春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天气和暖碧空如洗,依次列坐偎傍溪流。 弱湍驰文纺,闲谷矫鸣鸥。缓缓流水鱼儿驰游,静静空谷高翔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湖泽广阔纵目远眺,凝视曾城沉思良久。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秀美不及曾城九重,目极四周无与匹涛。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提起酒壶款待游伴,斟满酒杯相互劝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尚且不知自今以后,能否如此欢乐依旧。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酒至半酣放开豪情,全然忘却千载忧愁。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今朝欢乐姑且尽兴,明日如何非我所求。 参考资料: 1、 龚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28-29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60-63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fáng)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gāo)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jiē)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dào)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正月初五辛丑日,天气晴朗和暖,风光景物宁静优美。我与两三位邻居,一同游览斜川。面对悠然远逝的流水,眺望曾城山。夕阳中,鲂鱼,鲤鱼欢快地跃出水面,鳞光闪闪;水鸥乘着和风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那南面的庐山久负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为它吟诗作赋。至于曾城山,高耸挺拔,无所依傍,秀丽地独立于平泽之中;遥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就更加喜爱眼前这座山的美名。如此欣然面对曾城赏景,尚不足以尽兴,于是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各位游伴分别写下年龄、籍贯,并记下这难忘的一天。斜川:地名,位置不详,当在诗人所居南村附近。据骆庭芝《斜川辨》,斜川当在今江西都昌附近湖泊中。辛丑:一本“丑”作“酉”。据逯钦立考证,辛酉是“正月五日”的干支。澄和:清朗和暖。风物:风光,景物。闲美:闲静优美。邻曲:邻居。长流:长长的流水。曾城:山名。曾同“层”。一名江南岭,又名天子鄣,据说上有落星寺,在庐山北。鲂:鱼名。和:和风。南阜:南山,指庐山。名实旧矣:旧与新对应,有熟悉之意。这句意思是说,庐山的美名和美景,我久己熟悉了。傍无依接:形容曾城高耸独立,无所依傍。独秀中皋:秀丽挺拔地独立在泽中高地。皋:近水处的 高地。晋代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说:鄣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灵山:指昆仑山最高处的曾城,又叫层城。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为西王母及诸神仙所居,故曰灵山。《水经注》载:“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所以,灵山又称层城九重。这是诗人游斜川时,由目前所见之曾城,而联想到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故曰“遥想灵山”。嘉名:美名。眼前之曾城与神仙所居之曾城同名,因爱彼而及此,故曰“有爱嘉名”。欣对不足:意思是说,高兴地面对曾城山赏景,尚不足以尽兴。率共:本是形容贸然,轻率的样子,这里作“即兴”解。一本“共”作“尔”。疏:有条理地分别记载。乡里:指籍贯。 开岁倏(shū)五日,吾生行归休。新岁匆匆又过五日,我的生命终将止休。开岁:指岁首。一年开始,即元旦。倏:忽然,极快。行:即将,将要。休:生命休止,指死亡。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想到这些胸中激荡,趁此良辰携友春游。动中怀:内心激荡不安。及辰:及时,趁着好日子。兹游:这次游赏,指斜川之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天气和暖碧空如洗,依次列坐偎傍溪流。气和:天气和暖。天惟澄:天空清朗。班坐:依次列坐。依:依傍,顺着。远流:长长的流水。 弱湍(tuān)驰文纺,闲谷矫(jiǎo)鸣鸥。缓缓流水鱼儿驰游,静静空谷高翔鸣鸥。弱湍:舒缓的水流。驰:快速游动。文鲂:有花纹的妨鱼。闲谷:空谷。矫:高飞。鸣鸥:鸣叫着的水鸥。 迥(jiǒng)泽散游目,缅然睇(dì)曾丘。湖泽广阔纵目远眺,凝视曾城沉思良久。迥泽:广阔的湖水。迥,远。散游目:纵目远望,随意观赏。缅然:沉思的样子。睇:流盼。曾丘:即曾城。 虽微九重秀,顾瞻(zhān)无匹俦(chóu)。秀美不及曾城九重,目极四周无与匹涛。微:无;不如。九重:指昆仑山的曾城九重。秀:秀丽。顾瞻:即瞻前顾后,放眼四周。匹俦:匹敌,同类。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提起酒壶款待游伴,斟满酒杯相互劝酬。壶:指酒壶。接:接待。引满:斟酒满杯。更:更替,轮番。献酬:互相劝酒。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fǒu)?尚且不知自今以后,能否如此欢乐依旧。从今去:从今以后。不:同“否”。 中觞(shāng)纵遥情,忘彼千载忧。酒至半酣放开豪情,全然忘却千载忧愁。中觞:饮酒至半。纵遥情:放开超然世外的情怀。千载忧:指生死之忧。《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今朝欢乐姑且尽兴,明日如何非我所求。极:指尽情。 参考资料: 1、 龚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28-29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60-63

拟古 其一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拟古 其二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

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拟古 其五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岁暮和张常侍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朝廷旧人死散令人悲伤,时光匆匆而为日落感叹。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明朝升起已非今日太阳,年岁已暮我又能有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平日容颜已收敛起光润,并且早已见白发更增添。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秦穆公言谈真可称迂阔,人老怎能说膂力未耗散?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傍晚来临刮起阵阵长风,只见层层寒云笼罩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冽冽寒气吹来越来越冷,那飞鸟也已经纷纷回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人生本来很少能够长寿,何况常常会被愁苦纠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屡缺清酒常常无酒可饮,而无从快乐在今时此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穷困显达本来不去考虑,容颜憔悴听任自然变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时常自问很有深刻感慨,逢到岁终又添一重伤感。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69-171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2-104

咏贫士 其一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饮酒 十七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饮酒·十六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

游好:游心,爱好。

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

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行行向不惑(huò),淹留遂无成。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

向:接近。

不惑:指四十岁。

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竟:最终。

抱:持,坚持。

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

饱:饱经,饱受。

更:经历。

敝(bì)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弊庐:破旧的房屋。

交:接。

悲风:凄厉的风。

没:掩没,覆盖。

庭:庭院。

披褐(hè)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yì)吾情。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

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

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

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

翳:遮蔽,隐没。

此处有“郁闷”之意。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2627282930 共7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