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思家 文翻注译赏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
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
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
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
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
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
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何日向,江村躲;
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频卧江楼?
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
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
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
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
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左:违背,不合。
步,一作埠。
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
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
南北朝时曾经为军事争夺要地。
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但是被北魏太武帝击败,后北魏拓跋焘反攻刘宋,十月从黄河北岸出兵,连续击溃宋军多路主力,十二月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
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
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
”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
”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家:这里指扬州。
瓜步:瓜步山。
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
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
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何日向,江村躲;
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将白”二句:是说以白发苍苍的自己,做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将不是不合适的计划吧。
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
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
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
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
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
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
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左:违背,不合。
步,一作埠。
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
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
南北朝时曾经为军事争夺要地。
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但是被北魏太武帝击败,后北魏拓跋焘反攻刘宋,十月从黄河北岸出兵,连续击溃宋军多路主力,十二月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
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
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
”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
”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家:这里指扬州。
瓜步:瓜步山。
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
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
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何日向,江村躲;
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频卧江楼?
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
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
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
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
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将白”二句:是说以白发苍苍的自己,做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将不是不合适的计划吧。
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
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
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此词抒写了对扬州的怀念,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上片着意描写扬州的风景名胜,令人神往。
下片抒写对重返扬州的生活展望。
全词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颇具特色。
口语化而又典雅的文字的塑造,往往需要一定的雅醉。
这样,在醒醉之中方能一吐快绪。
性情自然而生,笔下文字在情感的催促下静静流露。
《满江红·思家》读起来让人感觉十分亲切和畅快。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人世终究没有将我忘怀,如此眷恋于我,此时感知自己是如此的重要。
在劳累之余,似乎不仅眼睛一热,要哭一下鼻子的。
冷漠的社会,该对自己敞开心扉。
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不管金窝银窝,还是最喜自己的草窝。
只要自己生活得开心,过个自由自在的生活,便不去追逐那些轻浮的感觉,为俗事所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文翻注译赏
咏雪 文
游白狼山两首 文
得南闱捷音 文
踏莎行·无题 文
念奴娇·周瑜宅 文翻注译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
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
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
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
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
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
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
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
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