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烟空磴尽长松语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烟空磴尽长松语。

佳处遗基古。

道人乘月又乘风。

未用秋衣沈水、换薰笼。

两峰千涧依稀是。

想像诗翁醉。

莫惊青蕊后时开。

笑倒江南陶令、未归来。

南乡子·风露晚珊珊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风露晚珊珊。

洛下湘中接佩环。

急把一杯相劳苦,云端。

只恐冰肌亦自寒。

二客共阑干。

潋潋鲸波吸未乾。

待得月华移十丈,乘欢。

更上层楼极处看。

鹧鸪天·天外秋云四散飞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天外秋云四散飞。

波间风艇一时归。

他年淮水东边月,犹为登临替落晖。

夸客胜,数星稀。

晚寒拂拂动秋衣。

酒行不尽清光意,输与渔舟睡钓矶。

贺圣朝·一江风月同君住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一江风月同君住。

了不知秋去。

赏心亭下,过帆如马,堕枫如雨。

相将莫问,兴亡旧事,举离觞谁诉。

垂杨指点,但归来、有温柔佳处。

小重山·春日归来如许长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春日归来如许长。

不知偿此意,几何觞。

老人临酒兴犹狂。

溪山主,终不道山王。

一雨罢耕桑。

平生欢喜处,是吾乡。

与君花底共风光。

春莫笑,花不似人香。

鹧鸪天·花动仪容玉润颜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花动仪容玉润颜。

温柔袅娜趁清闲。

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

膏雨霁,晓风寒。

一枝红杏拆朱阑。

天台迥失刘郎路,因忆前缘到世间。

寿皇太子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二圣多能似仲尼,储皇家学自庭围。

银钩已有淳熙脚,玉句仍传德寿衣。

蝶恋花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雪里珠衣寒未动。

雪后清寒,惊损幽帷梦。

风撼海牛帘幕重。

画檐冰筋如流汞。

一穗香云佳客共。

溜溜金槽,政尔新词送。

酒戏诗阄忘百中。

烛间有个人非众。

寿皇太子三首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子晋吹笙未是仙,阿丕横槊少全篇。

小吟青著梅梢句,一日东风西海传。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作者: 赵彦端 朝代: 宋代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

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

寒蝉鸣处。

回首斜阳暮。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

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

寒蝉鸣处。

回首斜阳暮。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

他联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著名诗句。

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歌。

但作者此时连唱《阳关》的心情也没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客中送别,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

因此,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引出“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的喟叹了。

  “愁无据。

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

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

“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

前者作用于听觉,后者作用于视觉。

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纪昀评赵彦端《介庵词》说:“多婉约纤秾,不愧作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八)但此词婉约而不“纤秾”,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仅用的“阳关”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

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2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