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庙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早蝉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 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

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

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

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曲阳分散会京华,见说三年住海涯。

别后解餐蓬虆子, 向前未识牧丹花。

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

蹋雪携琴相就宿,夜深开户斗牛斜。

寄胡遇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

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

落叶书胜纸,闲砧坐当床。

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

夕思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

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

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

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

黎阳寄姚合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魏都城里曾游熟,才子斋中止泊多。

去日绿杨垂紫陌, 归时白草夹黄河。

新诗不觉千回咏,古镜曾经几度磨。

惆怅心思滑台北,满杯浓酒与愁和。

新年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

反正不是佛教的。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嗟(jiē)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嗟:叹息。

龙钟身:年老的身体。

龙钟,年迈。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谁能……北宗人:当时国家正遭受战火,此句表现自己身为佛教中人对战争的无能为力。

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神秀为代表。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嗟(jiē)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嗟:叹息。

龙钟身:年老的身体。

龙钟,年迈。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

反正不是佛教的。

谁能……北宗人:当时国家正遭受战火,此句表现自己身为佛教中人对战争的无能为力。

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神秀为代表。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剑客 / 述剑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参考资料: 1、 《少儿国学文化经典导读》编写组.唐诗 .通辽市: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77页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把示君:拿给您看。

参考资料: 1、 《少儿国学文化经典导读》编写组.唐诗 .通辽市: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77页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把示君:拿给您看。

参考资料: 1、 《少儿国学文化经典导读》编写组.唐诗 .通辽市: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77页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诗思奇僻。

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

诗题一作《述剑》。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

“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

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

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

”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

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

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

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

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

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宿山寺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疏木 一作:疏水)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高耸的群峰寒气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疏木 一作:疏水)疏疏的树木漏下几点星光,月亮迎着行云匆匆前行。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高山绝顶来人稀少,苍松在林中犹如鹤立鸡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51 .

众岫(xiù)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众岫:群山。

岫:峰峦。

精庐:这里指佛寺。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疏木 一作:疏水)流星透疏木: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

走月逆行云: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51 .

12345 共3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