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

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

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

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仝睡。

木兰花慢·□中原望眼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中原望眼,正汉水、接天流。

渐霁雨虹消,清风面旋,借我凉秋。

草庐旧三顾处,但孤云、翠壁晚悠悠。

唯有兰皋解佩,至今犹话离愁。

迟留。

叹息此生浮。

去去老沧洲。

念岁月侵寻,闲中最乐,饱外何求。

功名付他分定,也谁能、伴得赤松游。

尊酒相逢,更莫问侬,依旧狂不。

惜分飞·雨过残阳明远树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雨过残阳明远树。

树底鸣蝉无数。

临水人家住。

靠西便入江南路。

曲迳通幽深几许。

翠竹短窗无暑。

小立凭肩语。

个中曾是孤眠处。

忆秦娥·月照席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月照席。

不知天上今何夕。

今何夕。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

暂时不见犹寻觅。

那堪更作经年隔。

经年隔。

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

天末归帆小。

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

何时到。

暗尘扑帽。

应被渊明笑。

水调歌头·定王台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

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

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相思引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晓鉴燕脂拂紫绵。

未忄欠梳掠髻云偏。

日高人静,沈水袅残烟。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

无端风絮,飞到绣床边。

剑器近·夜来雨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夜来雨。

赖倩得、东风吹住。

海棠正妖娆处。

且留取。

悄庭户。

试细听、莺啼燕语。

分明共人愁绪。

怕春去。

佳树。

翠阴初转午。

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

彩笺无数。

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

断肠落日千山暮。

归字谣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归。

随分家山有蕨薇。

陶元亮,千载是吾师。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作者: 袁去华 朝代: 宋代

弱柳丝千缕。

嫩黄匀遍鸦啼处。

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

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

曾画楼、见个人人否。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

为谁都著眉端聚。

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

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

闲傍枕、百啭黄鹂语。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弱柳丝千缕。

嫩黄匀遍鸦啼处。

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

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

曾画楼、见个人人否。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柔弱的柳条千丝万缕,到处都是鹅黄嫩绿,鸦雀争相鸣啼。

还是早春的天气,轻寒侵入罗衣,刚刚又过去一阵风雨。

我深情地询问刚飞回的燕子:在来时路过的绿水桥边,有一个画楼耸立,可曾看到那位美人正在屋里?

我料想她静掩云窗,毫无意绪,任凭琴瑟的弦柱上落满尘泥。

庾信愁如许。

为谁都著眉端聚。

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

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

闲傍枕、百啭黄鹂语。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我的忧愁像庾信那样多,不知为谁而双眉攒聚?

独立在春风中弹下点点清泪,寄予这雾气迷蒙的江水向东流去。

想到这昼长春闲的时日,困倦慵懒怎生挨得过去?

闲靠孤枕睡意沉沉,听到那黄鹂的婉声柔语。

唤醒后更觉无聊,只见斜阳依然照在花圃里。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第191-192页 2、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宋词三百首.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9.7:第192-193页

弱柳丝千缕。

嫩黄匀遍鸦啼处。

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

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

曾画楼、见个人人否。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弱柳:柳条柔弱,故称弱柳。

鸦啼处:此指柳树丛中。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人人:犹言人儿,对亲爱者的称呼,情人的昵称。

宋时口语。

周邦彦《迎春乐》词:“人人花艳明春柳,忆筵上偷携遥。

”哀弦危柱:指乐声凄绝。

苏轼《水龙吟》词:“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柱,筝瑟之类弦乐器上的弦柱。

危,高,指弦音高厉。

此处“危”“哀”是弦柱的修饰语。

庾信愁如许。

为谁都著眉端聚。

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

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

闲傍枕、百啭黄鹂语。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庾信愁如许:庾信,南北朝时诗人。

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

愁如许,庾信有《愁赋》,今不传,只留断句若干,如“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

念永昼春闲:贺铸《薄幸》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此用其意。

春闲,春日闲寂无聊,觉得天长难以打发。

永,长。

永昼,即昼永,日长之意。

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厌厌:即恹恹,精神不振貌。

花坞:花房。

坞,原指四面高中央低的山地,引申为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第191-192页 2、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宋词三百首.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9.7:第192-193页

弱柳丝千缕。

嫩黄匀遍鸦啼处。

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

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

曾画楼、见个人人否。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柔弱的柳条千丝万缕,到处都是鹅黄嫩绿,鸦雀争相鸣啼。

还是早春的天气,轻寒侵入罗衣,刚刚又过去一阵风雨。

我深情地询问刚飞回的燕子:在来时路过的绿水桥边,有一个画楼耸立,可曾看到那位美人正在屋里?

我料想她静掩云窗,毫无意绪,任凭琴瑟的弦柱上落满尘泥。

弱柳:柳条柔弱,故称弱柳。

鸦啼处:此指柳树丛中。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人人:犹言人儿,对亲爱者的称呼,情人的昵称。

宋时口语。

周邦彦《迎春乐》词:“人人花艳明春柳,忆筵上偷携遥。

”哀弦危柱:指乐声凄绝。

苏轼《水龙吟》词:“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柱,筝瑟之类弦乐器上的弦柱。

危,高,指弦音高厉。

此处“危”“哀”是弦柱的修饰语。

庾信愁如许。

为谁都著眉端聚。

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

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

闲傍枕、百啭黄鹂语。

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我的忧愁像庾信那样多,不知为谁而双眉攒聚?

独立在春风中弹下点点清泪,寄予这雾气迷蒙的江水向东流去。

想到这昼长春闲的时日,困倦慵懒怎生挨得过去?

闲靠孤枕睡意沉沉,听到那黄鹂的婉声柔语。

唤醒后更觉无聊,只见斜阳依然照在花圃里。

庾信愁如许:庾信,南北朝时诗人。

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

愁如许,庾信有《愁赋》,今不传,只留断句若干,如“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

念永昼春闲:贺铸《薄幸》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此用其意。

春闲,春日闲寂无聊,觉得天长难以打发。

永,长。

永昼,即昼永,日长之意。

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厌厌:即恹恹,精神不振貌。

花坞:花房。

坞,原指四面高中央低的山地,引申为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第191-192页 2、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宋词三百首.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9.7:第192-193页

12345 共1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