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莼) 文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
还又似。
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
吴中旧事。
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
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
何况是。
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
沧浪梦里。
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余恨渺烟水。
声声慢·风声从臾 文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
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
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镕脂。
问翦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怕寒绣帏慵起,梦梨云、说与春知。
莫误了,约生猷、船过剡溪。
疏影·琼妃卧月 文
琼妃卧月。
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
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
离魂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
算如今、也厌娉婷,带了一痕残雪。
犹记冰奁半掩,冷枝画未就,归棹轻折。
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
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
早又是,翠荫蒙茸,一似一枝清绝。
齐天乐·绿槐千树西窗悄 文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翦冰笺谁寄。
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一萼红·思飘飘 文
思飘飘。
拥仙姝独步,明月照苍翘。
花候犹迟,庭阴不扫,门掩山意萧条。
抱芳恨、佳人分薄,似未许、芳魄化春娇。
雨涩风慳,雾轻波细,湘梦迢迢。
谁伴碧樽雕俎,笑琼肌皎皎,绿鬓萧萧。
青凤啼空,玉龙舞夜,遥睇河叹光摇。
未须赋、疏香淡影,且同倚、枯藓听吹箫。
听久余音欲绝,寒透鲛绡。
一萼红·占芳菲 文
占芳菲。
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
青凤衔丹,琼奴试酒,惊换玉质冰姿。
甚春色、江南太早,有人怪、和雪杏花飞。
藓珮萧疏,茜裙零乱,山意霏霏。
空惹别愁无数,照珊瑚海影,冷月枯枝。
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
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
可惜鲛绡碎翦,不寄相思。
谒金门·恰似断魂江上柳 文
绮罗香(前题) 文
夜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
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
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翦。
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
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
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
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
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
齐天乐(四明别友) 文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
登临顿懒。
更葵D64E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
山阴路畔。
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
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齐天乐·蝉 文翻注译赏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
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
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
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
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参考资料: 1、 (清)上彊村民编选 .《宋词三百首 插图本》 :凤凰出版社 ,2012.05 . 2、 许海山主编,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4 .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一襟”句:一襟:满腔。
宫魂断:用齐后化蝉典。
宫魂,即齐后之魂。
凉柯:秋天的树枝。
暗叶:浓暗的树叶。
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美妙,下“玉筝”同。
调:调整弦柱。
“镜暗妆残”二句:谓不修饰妆扮,为何还那么娇美。
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娇鬓:美鬓,借喻蝉翼的美丽。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铜仙:用汉武帝金铜仙人典。
枯形:指蝉蜕。
消得:经受的住甚:正。
清商:清商曲,古乐府之一种,曲调凄楚。
漫想:空想。
熏风:南风,此指夏天。
参考资料: 1、 (清)上彊村民编选 .《宋词三百首 插图本》 :凤凰出版社 ,2012.05 . 2、 许海山主编,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4 .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
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
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
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一襟”句:一襟:满腔。
宫魂断:用齐后化蝉典。
宫魂,即齐后之魂。
凉柯:秋天的树枝。
暗叶:浓暗的树叶。
瑶佩:以玉声喻蝉鸣声美妙,下“玉筝”同。
调:调整弦柱。
“镜暗妆残”二句:谓不修饰妆扮,为何还那么娇美。
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娇鬓:美鬓,借喻蝉翼的美丽。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
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铜仙:用汉武帝金铜仙人典。
枯形:指蝉蜕。
消得:经受的住甚:正。
清商:清商曲,古乐府之一种,曲调凄楚。
漫想:空想。
熏风:南风,此指夏天。
参考资料: 1、 (清)上彊村民编选 .《宋词三百首 插图本》 :凤凰出版社 ,2012.05 . 2、 许海山主编,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4 .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一襟余恨宫魂断”。
起笔不凡,用“宫魂”二字点出题目。
据马缟《中华古今注》:“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
故世名蝉为齐女焉。
”词中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
词的起笔直摄蝉的神魂,从而避开了蝉的环境和形态。
“年年翠阴庭树”,齐女自化蝉之后,年年只身栖息于庭树翠阴之间,于孤寂凄清的环境之中处活着。
写蝉在“翠阴庭树”间的鸣叫声。
它忽而哽咽,忽而哀泣,声声凄惋。
蝉在哀鸣,如齐女魂魄在诉怨。
“离愁深诉”承上“宫魂余恨”,“重把”与“年年”相呼应,足见“余恨”之绵长,“离愁”之深远。
“西窗过雨”,借秋雨送寒,意谓蝉的生命将尽,其音倍增哀伤。
然而,“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雨后的蝉声却异常宛转动听,清脆悦耳,恰如击打玉佩流过夜空,又如玉筝弹奏声在窗外起,令闻者极为惊讶。
“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形容蝉声,它使人联想到有这样一位女子:她素腰悬佩,悠然弄筝。
这位女子或许就是齐女宫魂生前的化影吧!
一度欢乐与“西窗过雨”后的悲哀相对照,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对比。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是赋蝉的羽翼,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却仍然是一位幽怨女子的形象。
女子长期无心修饰容颜,妆镜蒙尘,失去了光泽。
既然如此,此时何以如此着意打扮?
不甘寂寞还是心中有所期待?
这里的“为谁”和上文“怪”字呼应,实为怜惜。
上片咏蝉,从正反两面互为映衬。
转而写蝉的饮食起居。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词从“金铜仙人”故事写入,含意深远,用事贴切,不着斧痕。
据史载,汉武帝铸手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于建章宫。
魏明帝时,诏令拆迁洛阳,“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李贺曾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有句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以餐风饮露为生的蝉,露盘已去,何以卒生。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写哀蝉临秋时的凄苦心情。
蝉翼微薄,哪堪阵阵秋寒,将亡枯骸,怎受人世沧桑。
“馀音更苦”,蝉之将亡,仍在苦苦哀鸣,令人顿觉凄苦异常。
“馀音”与上片“重把离愁深诉”呼应。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清高”意谓蝉的本性宿高枝,餐风露,不同凡物,似人中以清高自许的贤人君子。
哀音飒飒,苦叹造化无情,结局竟如此辛酸。
“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光明突现:夏风吹暖,柳丝摇曳,那正是蝉的黄金时代。
辉光是虽甚,但已属昨日之黄花,欢乐不再,徒增痛苦而已。
《花外集》和《乐府补题》中都收录了这首词。
《乐府补题》为宋遗民感愤于元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帝后陵墓而作的咏物词集。
词中的齐后化蝉、魏女蝉鬓,都是与王室后妃有关,“为谁娇鬓尚如许”一句,还有可能关合孟后发髻。
词中运用金铜承露典故,隐射宋亡及帝陵被盗事。
咏物托意,且以意贯串,无有痕迹。
这首词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
开始由蝉的形象联想到宫女形象,由宫妇含恨而死,尸体化为蝉长年攀树悲鸣的传说,为全章笼罩悲剧气氛。
“病翼”、“枯形”,是形容饱尝苦难的遗民形象。
最后以寒蝉“漫想”二字,一笔将希望抹去,酸楚之至,有含蓄不尽之势。
全词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宛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