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鹂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是在哪个时代契芯部落来到了阴陵,世世代代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雪压千帐的寒夜营前的大旗迎风飘卷,军情紧急的清晨,传书的军骑越河踏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西蕃的男儿背负着小孩来青冢归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壶盛酒到白登劳军。

日晚鹂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在黄昏时节你来到碎鸟鹈泉边打猎,路上的行人远远就认出你这位郅都鹰。

参考资料: 1、 华锋,曾广开,常平,姚小鸥,宋木铎,韩向东,李颖编著,.唐代名家诗选:海南出版社,1994.10:第916页 2、 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55页

无题四首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更多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她说过要来的,其实是句空话,一去便杳无影踪。我在楼上等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因为远别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久唤难醒;醒后便匆忙提笔写信,心情急切,墨未磨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雨,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从金蟾的炉内飘出缕缕清香,转动玉虎辘轳可以汲上饮水。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爱情的种子不要和春花开放寸寸相思只会化成寸寸尘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含情脉脉地凝望不觉春日已晚,短暂见上一面也已经是夜深时分。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听到楼梯响起想登上去又胆怯,灯光明亮透出窗帘欲去探访又很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不如钗上之燕,可整日接近其人;不如镜中之鸾,能频对其人倩影。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怅然归去经过横塘堤天已拂晓,微弱的晨星宛如在送着宝马金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 等.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5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空言:空话,是说女方失约。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fěi)翠,麝(shè)熏微度绣芙蓉。蜡照:烛光。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麝熏:麝香的气味。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度:透过。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 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飒(sà)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芙蓉塘:荷塘。轻雷: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起二句以风、雨、雷等景物起兴,烘托女子怀人之情。 金蟾(chán)啮(niè)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jí)井回。金蟾:金蛤蟆。古时在锁头上的装饰。啮:咬。玉虎:用玉石作装饰的井上辘轳,形如虎状。丝:指井索。 贾氏窥帘韩掾(yuàn)少,宓(fú)妃留枕魏王才。贾氏:西晋贾充的次女。她在门帘后窥见韩寿,爱悦他年少俊美,两人私通。贾氏以皇帝赐贾充的异香赠寿,被贾充发觉,遂以女嫁给韩寿。韩掾:指韩寿。韩曾为贾充的掾属。宓妃:古代传说,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为洛神。这里借指三国时曹丕的皇后甄氏。相传甄氏曾为曹丕之弟曹植所爱,后来曹操把她嫁给曹丕。甄后被馋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途径洛水,梦见甄后来相会,表示把玉枕留给他作纪念。醒后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改为《洛神赋》。魏王:指魏东阿王曹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心:指相思之情。 含情春晼(wǎn)晚,暂见夜阑干。晼晚:日暮。春晼晚:春暮。晼:一作“院”。夜阑干:夜深。 楼响将登怯,帘烘(hōng)欲过难。烘:灯光明达透出窗帘的情状。 多羞钗(chāi)上燕,真愧镜中鸾(luán)。多羞钗上燕:《洞冥记》谓汉武帝元鼎间有神女留玉钗与帝,至昭帝时化白燕升天,因名玉燕钗。句言己不能如钗上燕接近其人,故“羞”。镜中鸾:指镜背的鸾鸟图案。句谓己不如镜中鸾之频对其人倩影。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华星:犹明星。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哀筝:高亢清亮的筝声。急管:急促的管乐。永巷:深长的街巷。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东家老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此处用此意暗示这位老女是容华美艳的姑娘。嫁不售:嫁不出去。 溧(lì)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溧阳公主:梁简文帝的女儿。这里泛指贵家女子。同墙看:谓东家老女也随俗游春,同在园墙里看花。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 等.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5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她说过要来的,其实是句空话,一去便杳无影踪。我在楼上等着,直到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空言:空话,是说女方失约。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因为远别而积思成梦,梦里悲啼,久唤难醒;醒后便匆忙提笔写信,心情急切,墨未磨浓。 蜡照半笼金翡(fěi)翠,麝(shè)熏微度绣芙蓉。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蜡照:烛光。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麝熏:麝香的气味。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度:透过。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山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人啊,哪堪更隔着蓬山千重万重!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 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飒(sà)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雨,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芙蓉塘:荷塘。轻雷: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起二句以风、雨、雷等景物起兴,烘托女子怀人之情。 金蟾(chán)啮(niè)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jí)井回。从金蟾的炉内飘出缕缕清香,转动玉虎辘轳可以汲上饮水。金蟾:金蛤蟆。古时在锁头上的装饰。啮:咬。玉虎:用玉石作装饰的井上辘轳,形如虎状。丝:指井索。 贾氏窥帘韩掾(yuàn)少,宓(fú)妃留枕魏王才。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贾氏:西晋贾充的次女。她在门帘后窥见韩寿,爱悦他年少俊美,两人私通。贾氏以皇帝赐贾充的异香赠寿,被贾充发觉,遂以女嫁给韩寿。韩掾:指韩寿。韩曾为贾充的掾属。宓妃:古代传说,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为洛神。这里借指三国时曹丕的皇后甄氏。相传甄氏曾为曹丕之弟曹植所爱,后来曹操把她嫁给曹丕。甄后被馋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途径洛水,梦见甄后来相会,表示把玉枕留给他作纪念。醒后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改为《洛神赋》。魏王:指魏东阿王曹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爱情的种子不要和春花开放寸寸相思只会化成寸寸尘灰。春心:指相思之情。 含情春晼(wǎn)晚,暂见夜阑干。含情脉脉地凝望不觉春日已晚,短暂见上一面也已经是夜深时分。晼晚:日暮。春晼晚:春暮。晼:一作“院”。夜阑干:夜深。 楼响将登怯,帘烘(hōng)欲过难。听到楼梯响起想登上去又胆怯,灯光明亮透出窗帘欲去探访又很难。烘:灯光明达透出窗帘的情状。 多羞钗(chāi)上燕,真愧镜中鸾(luán)。不如钗上之燕,可整日接近其人;不如镜中之鸾,能频对其人倩影。多羞钗上燕:《洞冥记》谓汉武帝元鼎间有神女留玉钗与帝,至昭帝时化白燕升天,因名玉燕钗。句言己不能如钗上燕接近其人,故“羞”。镜中鸾:指镜背的鸾鸟图案。句谓己不如镜中鸾之频对其人倩影。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怅然归去经过横塘堤天已拂晓,微弱的晨星宛如在送着宝马金鞍。华星:犹明星。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哀筝:高亢清亮的筝声。急管:急促的管乐。永巷:深长的街巷。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东家老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此处用此意暗示这位老女是容华美艳的姑娘。嫁不售:嫁不出去。 溧(lì)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溧阳公主:梁简文帝的女儿。这里泛指贵家女子。同墙看:谓东家老女也随俗游春,同在园墙里看花。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 等.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0-125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四首》包括两首七律、一首五律和一首七古。体裁既杂,各篇之间在内容上也看不出有明显的联系,似乎不一定的同时所作的有统一主题的组诗。   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梦为远别”为一篇眼目。全诗就是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首句凌空而起,次句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对句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怅惘,和对方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感慨。尾联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的故事,点醒爱情阻隔,“已恨”“更隔”,层递而进,突出了阻隔之无从度越。   第二首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   首联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纪昀说:“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所谓“远神,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所构筑的渺远的艺术意境,一种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颔联写女子居处的幽寂。金蟾是一种蟾状香炉;“锁”指香炉的鼻钮,可以开启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丝”指井索。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井的辘轳,它们衬托出女子幽处孤寂的情景和长日无聊、深锁春光的惆怅。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也常和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时又是牵动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东西,这从两句分别用“香”、“丝”谐音“相”、“思”可以见出。总之,这一联兼用赋、比,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寞,又暗示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   颈联出句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见《世说新语》载: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所发觉,遂以女妻寿。对句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见《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洛神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联的“烧香”引出贾氏窥帘,赠香韩掾;由“牵丝(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断,藕断丝连。这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奔放。   末联突然转折,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强烈的激愤。以“春心”喻爱情的向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不仅赋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第三首也是写失意的爱情。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际。   第四首开头两句只是描写环境,人物并未出场,但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人物的感情活动。“哀筝随急管”,不只表现出急管繁弦竞逐的欢快、热烈和喧闹,也暗示出听者对音乐的那种撩拨心弦的力量的特殊感受。照一般的写法,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樱花永巷垂杨岸,哀筝急管相驰逐”,现在却以“何处”发问领起,先写闻乐,再写乐声从樱花盛开的深巷、垂杨飘拂的河边传出,传神地表现了听者闻乐神驰、寻声循踪的好奇心。   三、四句写“东家老女”婚嫁失时,自伤迟暮。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指女儿)。”可见东家老女之所以不嫁,并非貌不美,只是家境贫寒。这两句先推出人物,再展开一幅丽日当天,春光将暮的图景。不用任何说明,读者自能想见容华绝世而婚嫁失时的东家老女面对春光将暮之哀伤。五、六句写另一女子。溧阳公主是梁简文帝的女儿,嫁侯景,为景所宠。这里借用此名代称贵家女子。同样是阳春三月,丽日当天,一边是年长难嫁,形单影只;一边却是少年得志,夫妇同游。用对比鲜明的图景,表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女子完全不同的境遇。   结尾写东家老女归来后的情景。暮春三月、芳华将逝的景色,丝管竞逐、赏心乐事的场面,贵家女子得意美满的生活,触动了她身世孤孑之感,增添内心的苦闷与哀怨。在漫长难挨的深夜展转难眠。末句以不解人意的梁燕犹“闻长叹”,反衬东家老女的痛苦心情却无人理解与同情,侧面虚点,倍觉隽永而有余味。   历代诗家都有以美女的无媒难嫁,朱颜的见薄于时,寓才士不遇的诗歌传统。这首无题从内容到写法,都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曹植的《美女篇》、《杂诗·南国有佳人》以及其他一些比兴寓言体作品。   李商隐的无题,以七律为主要形式。这类无题,以抒情的深细婉曲,意境的含蓄朦胧为主要特色,多取抒情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很少叙写事件、人物和客观生活场景。这首七古无题却不主抒情,不作心理刻画,以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描写出一幕有人物、有事件的生活场景,诗的旨意通过生活场景表现出来。语言朴素无华,与七律无题那种华美而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语言有所区别,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60-1165

代赠二首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日出东南方照耀高楼,楼上心怀离愁的人唱着《石洲》。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纵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忧愁?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89-190 2、 李元洛.在天愿作比翼鸟: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81 3、 张声启.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71-272 4、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77-478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望欲休:远望黄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丁香结:丁香开花后其子缄结于厚壳之中。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日出东南方照耀高楼,楼上心怀离愁的人唱着《石洲》。石洲:见《乐府诗集》,为思妇怀远之作。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纵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忧愁?总:纵使。眉黛(dài):黛眉。古时妇女好以青黑色的颜料画眉。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89-190 2、 李元洛.在天愿作比翼鸟: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81 3、 张声启.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71-272 4、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477-478

日日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6-1207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日日:意为一天天。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

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

汉陆贾《新语·道基》:“润之以风雨,曝之以日光。

”山城: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回楼。

”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

心绪:心思,心情。

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

”浑无事:即全无事。

浑:犹全。

游丝:指春天时虫类吐在空中而四处飞扬的细丝。

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6-1207

相思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井泥四十韵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

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

曲随林掩映,缭以池周回。

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

寄辞别地脉,因言谢泉扉。

升腾不自意,畴昔忽已乖。

伊余掉行鞅,行行来自西。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

四面多好树,旦暮云霞姿。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

萝幄既已荐,山樽亦可开。

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

因兹感物理,......更多

锦瑟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锦瑟(sè)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wǎng)然。

惘然:失意,忧思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锦瑟(sè)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wǎng)然。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惘然:失意,忧思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

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

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

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

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

乐器,琴有三弦、五弦;

筝有13弦;

而“瑟”却有五十弦。

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

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

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

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

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

比兴用得多么高妙。

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

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

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

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

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

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

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

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 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

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

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

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

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

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中华书局,2006年9月:187-191页 2、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12年8月:77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pàn)桂堂东。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xī)一点通。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pàn)桂堂东。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xī)一点通。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

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

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

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

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

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日射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日光洒在纱窗上,微风拂过,窗子轻轻摇动。

空旷的屋子里,独自以罗帕拭手,窗外春将近,花事了。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步入院中,回廊四合,寂寞涌现。

孤单一人无伴,只见蔷薇花开灿烂,只闻鹦鹉学舌之声。

而蔷薇谢后,春天也就过去了,正如青春流逝,无可奈何;

只闻鹦鹉之声,却不见当年之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幽居冬暮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

郊园:城外的园林。

唐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诗:“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

”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晓鸡:报晓的鸡。

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鹜(wù):鸭子。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

亦指急促的时光。

唐曹邺《金井怨》诗:“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

”忽:一作“倏(shū)”,迅速。

“云”字无义。

颓(tuí)年:犹言衰老之年。

晋陆机《悯思赋》:“乐来日之有继,伤颓年之莫纂。

”寖(jìn):渐渐。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匡(kuāng)国:匡正国家。

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

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分(fèn):职分。

夙(sù)心:平素的心愿。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睿,平其夙心。

”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12345 共5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