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 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

拜新月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卷起低垂的帘儿,哦,一轮新月, 莹莹洁洁倚在窗外,急急蹑下台阶,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庭院呦,悄然无人,独自含羞含情,对着新月细语喃喃,只有微微的寒风,不时地飘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参考资料: 1、 范晓燕.《唐诗三百首赏译》:南方出版社,2005.6:第196页 2、 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46页 3、 崔钟雷.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06:第244页 4、 海豚传媒.《念唐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1:第41页 5、 杨鸿儒.爱情诗评译:华文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12页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开帘:撩开门帘。

即:立即。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悄倾诉心里的话。

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传说。

参考资料: 1、 范晓燕.《唐诗三百首赏译》:南方出版社,2005.6:第196页 2、 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46页 3、 崔钟雷.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06:第244页 4、 海豚传媒.《念唐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1:第41页 5、 杨鸿儒.爱情诗评译:华文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12页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卷起低垂的帘儿,哦,一轮新月, 莹莹洁洁倚在窗外,急急蹑下台阶,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开帘:撩开门帘。

即:立即。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庭院呦,悄然无人,独自含羞含情,对着新月细语喃喃,只有微微的寒风,不时地飘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悄倾诉心里的话。

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传说。

参考资料: 1、 范晓燕.《唐诗三百首赏译》:南方出版社,2005.6:第196页 2、 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46页 3、 崔钟雷.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06:第244页 4、 海豚传媒.《念唐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1:第41页 5、 杨鸿儒.爱情诗评译:华文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12页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前两句写闺中女子开帘见月,立刻下阶便拜,写出她的急切而微妙的心理。

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

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

“便即”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

这两句三个字特别传神,“见”呈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惊喜与心田的忽然开朗,“下”是“见”后的自然动作,由心情使然,会让人觉得是敏捷地走下台阶,而神色开悦可喜。

刚下台阶神速下拜, “拜”既体现了诚和信,又见到了内心的迫切。

这两句以三个动作来表情,也为下两句作铺垫。

  后两句刻画她感情专注而又不想让外人知道的娇羞神态。

“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

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

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

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

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

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

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此诗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

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

这正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55-656页 2、 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46页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 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

江上别柳中庸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韦员外东斋看花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入花凡几步,此树独相留。

发艳红枝合,垂烟绿水幽。

并开偏觉好,未落已成愁。

一到芳菲下,空招两鬓秋。

雨雪曲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

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春游乐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过宋州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

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

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江上逢司空曙(一作岳阳逢司空文明,得关中书)

作者: 李端 朝代: 唐代

共尔髫年故,相逢万里馀。

新春两行泪,故国一封书。

夏口帆初落,涔阳雁正疏。

唯当执杯酒,暂食汉江鱼。

1617181920 共2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