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夹阻风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捍索:船桅两旁的索。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菅(音jiān)、蒯(音kuǎi):草绳,用以编缆的。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并:傍。

巉岩:山石险峻。

这里借喻人生道路上的难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苏轼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过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峨岩!慈湖夹--在今安徽当涂县北。

阻风--乘船为风浪所阻。

起唤清风--有经验的老船工,在审察风势将转时,往往长啸呼唤,使人感到风转是由呼唤而来。

并--此处作"傍"解。

欹(音机)侧--歪斜,不平稳。

前两句说,躺在船上,看到天边月落的地方云横千丈,啊,天将破晓了,老船工急急爬起来,呼唤得半帆清风,加紧开船。

三四句说,暂且傍着临江的小村,倾斜摇荡地驶过险段,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世间又有何处不是峭壁危岩呢!   小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现作者直面现实,不避艰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

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

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18-1120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305页

寓居合江楼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醉落魄·离京口作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千秋岁·次韵少游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岛边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

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岛边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人未老而身已退居在天外孤岛上。

腰间佩戴金色的玉饰泠泠作响;

金黄色的腰带色彩浓艳。

夕阳正斜照着万里之外的汴京城。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

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路途遥远,谁说还能见到汴京城。

我的罪孽深重,但皇帝能给予宽恕。

君王之命很重,不可违背;

我的节操依然保持着。

大概能期望君王赐予赦免的新恩,但我的旧识积习终究难以改变。

算了吧,我还是乘舟漂浮在海上,暂且如此度过余生。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王宜瑗.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167-168

岛边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天外:《文选》卷15,张平子《思玄赋》:“廓荡荡其无涯兮,乃今窥乎天外。

”苏轼时在琼州(今海南岛),故言岛边天外。

丹衷:犹言“丹心”。

苍玉佩、黄金带:指朝廷命官所佩的饰物。

此喻声情之惨怛。

一万里二句:时苏轼居海南,距京城甚远,故云。

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时京都。

此当指北宋京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

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天:喻皇帝。

君命:指君王的命令。

臣节,人臣的节操。

觊(jì):希图、冀望。

已矣:算了、罢了。

乘桴句:《论语·公冶长》载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桴(fú),小筏子。

恁(rèn),这样。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王宜瑗.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167-168

岛边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人未老而身已退居在天外孤岛上。

腰间佩戴金色的玉饰泠泠作响;

金黄色的腰带色彩浓艳。

夕阳正斜照着万里之外的汴京城。

天外:《文选》卷15,张平子《思玄赋》:“廓荡荡其无涯兮,乃今窥乎天外。

”苏轼时在琼州(今海南岛),故言岛边天外。

丹衷:犹言“丹心”。

苍玉佩、黄金带:指朝廷命官所佩的饰物。

此喻声情之惨怛。

一万里二句:时苏轼居海南,距京城甚远,故云。

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唐时京都。

此当指北宋京都汴京 (今河南开封)。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

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路途遥远,谁说还能见到汴京城。

我的罪孽深重,但皇帝能给予宽恕。

君王之命很重,不可违背;

我的节操依然保持着。

大概能期望君王赐予赦免的新恩,但我的旧识积习终究难以改变。

算了吧,我还是乘舟漂浮在海上,暂且如此度过余生。

天:喻皇帝。

君命:指君王的命令。

臣节,人臣的节操。

觊(jì):希图、冀望。

已矣:算了、罢了。

乘桴句:《论语·公冶长》载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桴(fú),小筏子。

恁(rèn),这样。

参考资料: 1、 王水照,王宜瑗.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167-168

南乡子·自述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拂过。

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

簟(diàn):竹席。

碧:绿色。

纱厨:古人挂在床的木架子上,夏天用来避蚊蝇的纱帐。

一枕清风:是苏轼非常喜欢用的意象。

如“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晚衙:古时官署治事.一日两次坐衙。

早晨坐衙称“早衙”,晚间坐衙称“晚衙”。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

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耐如何,只不过是一个愚字罢了。

归欤:即归去。

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发“归欤”的感叹。

懒更疏:即懒散,不耐拘束。

使君:太守,此系作者自指。

作者当时任徐州太守。

占得:拥有。

一味:所有,全部。

参考资料: 1、 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53-54 2、 刘石主编.《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1:219页

点绛唇·闲倚胡床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

自从添个。

风月平分破。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

和哪个一同倚坐?

明月、清风、我(或他)。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

自从添个。

风月平分破。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

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43-1045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333-334页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

和哪个一同倚坐?

明月、清风、我(或他)。

闲倚胡床:闲着无事坐于胡床。

闲:指办公之余。

倚:坐靠。

庾公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偻。

”用东晋庾亮(公元289-340年)在武昌乘月登南楼典故。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

自从添个。

风月平分破。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

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别乘:汉朝称郡守的副手为别驾,别:另外。

郡守乘车出行。

副手乘另外的车跟随,所以叫别驾。

“乘”也是驾车之意,宋代通判(知州事的副手)相当汉代别驾。

这里“别乘”当指袁毂。

风月平分破:享受美景,你和我各一半。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43-1045页 2、 (宋)苏轼著;

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333-334页

江神子(冬景)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相逢不觉又初寒。

对尊前。

惜流年。

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

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下转头看。

路漫漫。

玉花翻。

银海光宽,何处是超然。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阑。

竹阁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後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太皇太后阁六首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长养恩深动植均,只忧贪吏尚残民。

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

1617181920 共30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