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几道哀挽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风流正始久无声,颇复因公到后生。

千里族人分俸禄,百年乡党守题评。

青云脱屣乌台峻,白首含香画省清。

但得将军桃李在,宁须公相写铭旌。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昔有独醒士,绝口避醁醽。

折杨得众笑,无地至秦青。

周诗念忠嘉,所贵食野苹。

良时不可再,佳人难合并。

夏日七首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千蛙鸣噪污池水,万蚁奔驰一腐虫。

得丧世间能几许,冥冥高处有飞鸿。

和仲车元夜戏述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华灯耀广陌,皎月临重城。

惟我二三子,柴门通夜扃。

展书对明烛,浊酒徐徐倾。

峥嵘千万虑,一醉皆能平。

和慎思与文潜无咎对榻夜话达旦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灯花昨夜已分明,更听朝檐喜鹊声。

明日朱门闭空馆,秋风骏马大梁城。

惠别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洞箫奏兮瑶瑟御,日不足兮继以夜。

吾宁独此湛乐兮,嘉予美之宜修。

披浮云出明月兮,挥众星不与谋。

既成言以命予兮,顾永予之光明。

岂独谓不然兮,托东风以惠声。

嗟言独何容易兮,有倾身者鬼神。

中怀着而必见兮,卷兰舌而交信。

予虽不执子明烛兮,光辉其舍予。

两相审者不媒兮,予既获子于鼻息。

舒子声以歌兮,凤凰将闻而振羽。

结子佩而起舞兮,星斗视子而上下。

独翩翩其不可留兮,君之居可知而不可得。

春水涣涣兮,予独饮君河之曲。

......更多

示秬秸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和端午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

唉!

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竞渡:赛龙舟。

讵:岂,表示反问。

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殒: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

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

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

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

迄无定论。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

《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竞渡:赛龙舟。

讵:岂,表示反问。

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

唉!

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殒: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

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

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

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

迄无定论。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

《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

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

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

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

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坐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

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

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气:气氛。

清:冷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甘:甘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

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气:气氛。

清:冷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

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甘:甘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此诗作于晚年,写景中有寄托。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

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

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

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帘幕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阑倚遍黄昏后。

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帘幕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阑倚遍黄昏后。

廊上月华如昼。

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

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

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

参考资料: 1、 马建东编著 邵宁宁 黄强主编 .唐宋词品读 花间晚照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年 :135-136 . 2、 杨宗义 .宋词三百首详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42-144 . 3、 赵仁圭主编 .学生版唐宋词学习辞典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 :335-336 .

帘幕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阑倚遍黄昏后。

廊上月华如昼。

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

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疏疏:稀疏。

金兽:兽形的香炉。

朱阑:红色栏杆。

月华:月光。

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

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

著人:使人。

参考资料: 1、 马建东编著 邵宁宁 黄强主编 .唐宋词品读 花间晚照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年 :135-136 . 2、 杨宗义 .宋词三百首详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42-144 . 3、 赵仁圭主编 .学生版唐宋词学习辞典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 :335-336 .

1617181920 共14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