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闲情:悠闲、清闲之情。

落照:落日之光。

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晏殊《蝶恋花》: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刚道:只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闲情:悠闲、清闲之情。

落照:落日之光。

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晏殊《蝶恋花》: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刚道:只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上片从景色入笔,前两句“杨柳干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主要写眼前的景物,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

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

“客中谁与换春衣”,既是抒情,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

自己扈驾在外,没有爱人在身边,又有谁来给自己换春衣。

盎然的春意与心中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通过“落照”“游丝”这两个意象,苦闷之情跃然于纸。

词人只好把自己的闲情逸致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

梦境中,竟然隐隐约约追逐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这是作者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职责,在消磨青春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慨叹,当然也流露出其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只能通过自然之景消磨时光。

结尾一句“信回刚道别多时”,读来既心酸,又欣慰。

心酸的是,纳兰的心真的就像孩子一样,与爱人的一点点离别都会讣他难以承受;

欣慰的是,不管纳兰身在何处,心里都牵挂着自己的爱人,尽管分别的时间很短暂,他却觉得已经很漫长了。

这样的男子,无论是哪个女子都会为之心动,并愿意为他守候。

  全词表达了词人厌于扈从生涯,思念家乡、思念闺中妻子的情怀,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参考资料: 1、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72页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

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

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

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

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06页 2、 李国强 白冬雁选注,历朝送别忆旧诗:踏莎行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02月第1版,第348页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这首词通过临别前和临别时的环境以及心理描写,来渲染相思之情。

上片通过临别前饮酒与心绪不宁的矛盾心态,下片更进一步,通过写马上要离别时,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强烈情感,表达了面对离别而无法自禁的剧烈情感变化。

  上片情感表现还在自控的范围内,最多是愁肠百结而“不忍覆余觞”,实在不能忍受心中痛苦也只是“临风泪数行”,或许情人问起,她可能还会忍住说是眼中吹进了沙子。

  下片就显然增强了情感。

眼看马上所爱的人就会很难再看见一次,情感上难以忍受,原本物是人非都已是催人肝肠寸断的了,她却说就连物也并非原来的物了,天上那轮见证过你我二人爱情事实的圆月也突然冷酷无情起来,这营造了一种极大的内心恐惧感、寂寞感、空虚感。

  这首词中“催花未歇花奴鼓”句引了唐代玄宗时人物李琏的典故。

他是大唐睿宗皇帝嫡孙,是唐朝宗室让皇帝李宪的长子,正由于他是让皇帝的长子,所以被封为汝阳郡王。

他小名叫花奴,是个长得面容俊美姣好的美男子,并且音乐能力很强,可谓才貌双全。

他还擅长弓和羯鼓,聪明敏捷。

众所周知,唐玄宗也是历史上一个极富艺术修养的皇帝,在音乐舞蹈方面都是行家,身边有个多才多艺、才貌双全的美男子花奴,玄宗当然对他很是喜欢,并曾亲自教他音律,据说玄宗还亲自教授他羯鼓。

  这首词写思恋、写离别,本身用词也巧,典故也大有可玩味处,真可读可感:花奴不鼓,唯见残红飞舞,前欢不再,而其悲则无穷,读之惨然,起身无绪,怅然若有所思。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编著,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248-249页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著.纳兰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18页 2、 纳兰性德著.饮水词笺校 :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 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2014:第11页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木叶:树叶。“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又见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著.纳兰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18页 2、 纳兰性德著.饮水词笺校 :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 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2014:第11页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木叶:树叶。“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又见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考资料: 1、 汪政,陈如江编著.纳兰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18页 2、 纳兰性德著.饮水词笺校 :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 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上海三联,2014:第11页

青衫湿·悼亡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

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摇动,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罢了,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117页 2、 穆德.读点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9:第430页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

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

从教分付:一切都听任其安排。

张元干《念奴娇》:“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

”绿窗:指窗外绿景。

红泪:指伤离或死别的眼泪。

早雁初莺:是说春去秋来,形容时光流逝。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摇动,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罢了,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

领略:欣赏,晓悟。

漆灯:灯明亮如漆谓之“漆灯”。

《世说新语》谓王羲之见杜宏治,叹曰:“面如凝脂,目如点漆,此真神仙中人。

这里的‘漆灯’语出唐李贺《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风飐(zhǎn):风吹之意。

毛文锡《临江仙》:“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

”痴数春星:谓痴情地数着天上的星斗。

梁简文帝《神山寺碑》:“澄明离日,照影春星。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邢学波笺注.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0:第117页 2、 穆德.读点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9:第430页

河传·春浅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春浅,红怨,掩双环。

微雨花间,昼闲。

无言暗将红泪弹。

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春浅,红怨,掩双环。

微雨花间,昼闲。

无言暗将红泪弹。

阑珊,香销轻梦还。

双环:门上双环,此代指门。

阑珊:稀疏零落。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忆秦娥·山重叠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山重叠。

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

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

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山重叠。

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

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悬崖句:谓群山环绕,举头望去,天空只露一线,仿佛是天幕裂开了。

苔痕横啮:意谓断碑上长满了苍苔,那苍苔好像是啃咬着碑文。

风声雷动鸣金铁。

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风声句:谓龙潭口处如同风雷大作,发出了金征戈矛撞击般的巨大声响、鸣金铁,形容风雷声如同金征戈矛撞击之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摸鱼儿·午日雨眺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雨后水涨,嫩绿的水面已涨至半篙,蒲柳和荇叶无数。

亭台楼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鸟衔着鱼儿飞掠欲舞。

画桥外,路幽长。

画船齐发,箫鼓阵阵,在水中央流连。

随着轻柔的划桨之声,船早巳拂过新荷,沿着河堤忽转,冲破新荷出生时所下之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长满芦苇的洲渚,丝毫不亚于潇湘深处。

雨纷纷而下,迷迷蒙蒙,如雾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泪,亦如正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

愁意难以谱写,只是用彩线缠裹香菰以纪念屈原的习俗,千古流传。

一片伤心,沉默不语。

记得那日在酒楼中,待到水上游戏做罢,人群散尽,我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

崇贤书院释译.,图解纳兰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92页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涨痕添”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

涨痕,涨水的痕迹。

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呕哑(ōu yā)柔橹(lǔ):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

呕哑:象水声。

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

翠钱:新荷之雅称。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蒹葭渚:长满芦苇的洲渚。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汨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汨罗江(湘江支流)而死。

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

菰(gū)米:即菱白。

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

旗亭:酒楼。

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

崇贤书院释译.,图解纳兰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92页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雨后水涨,嫩绿的水面已涨至半篙,蒲柳和荇叶无数。

亭台楼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鸟衔着鱼儿飞掠欲舞。

画桥外,路幽长。

画船齐发,箫鼓阵阵,在水中央流连。

随着轻柔的划桨之声,船早巳拂过新荷,沿着河堤忽转,冲破新荷出生时所下之雨。

“涨痕添”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

涨痕,涨水的痕迹。

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呕哑(ōu yā)柔橹(lǔ):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

呕哑:象水声。

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

翠钱:新荷之雅称。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长满芦苇的洲渚,丝毫不亚于潇湘深处。

雨纷纷而下,迷迷蒙蒙,如雾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泪,亦如正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

愁意难以谱写,只是用彩线缠裹香菰以纪念屈原的习俗,千古流传。

一片伤心,沉默不语。

记得那日在酒楼中,待到水上游戏做罢,人群散尽,我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蒹葭渚:长满芦苇的洲渚。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汨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汨罗江(湘江支流)而死。

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

菰(gū)米:即菱白。

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

旗亭:酒楼。

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

崇贤书院释译.,图解纳兰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92页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秋风正浓,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飞,惟恐落后。

而自己有家难回,犹白骑着瘦马,一年又一年,迤逦在古道之上,让西风扑面而来。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离人杳无踪迹,佳人愁思依依,再无心情寻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闺中,任凭月落乌啼。

无聊之极,随手闲拂窗前月光,想起这月光也正落在离人身上。

参考资料: 1、 田萍.《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4月:第292页 2、 闵泽平.《纳兰词全集》: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70页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秋风正浓,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飞,惟恐落后。

而自己有家难回,犹白骑着瘦马,一年又一年,迤逦在古道之上,让西风扑面而来。

帖:即贴,靠近,贴近。

次第:依次。

刘禹锡《秋江晚泊》:“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鬓(bìn):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离人杳无踪迹,佳人愁思依依,再无心情寻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闺中,任凭月落乌啼。

无聊之极,随手闲拂窗前月光,想起这月光也正落在离人身上。

杳杳(yǎo):渺无音讯的样子。

依依:恋恋不舍。

扫黛(dài):扫眉,即画眉。

古代女子以黛描画,这里指闺中妻子。

参考资料: 1、 田萍.《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4月:第292页 2、 闵泽平.《纳兰词全集》: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70页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该词转进层深,深婉动人。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深秋季节,北雁南飞,排成行列,总是怨恨归去太迟。

而大雁能够自由南飞,出使边塞的人却不能回家。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马是瘦马,道路不是坦途,而是关山道,季节是萧瑟的秋天。

词人这是在堆积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词的上片,前二句云秋深而北雁南飞,犹怨归迟,一层;

雁可南归而人却难归,一层;

后二句再翻进,人已难归,偏又逢瘦马关山,西风扑鬓,又为一层。

词的下片明写愁思,一层;

而偏于杳杏依依之日闻乌鸦之啼声,一层;

最后抬头同望一轮明月,又将思乡情感推进一步,又一层。

  该词手法向称巧妙,层层递进翻转,最后以月牵和,相思深处,婉转动人。

参考资料: 1、 张秉戌著.《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328页 2、 苏樱著.《纳兰词典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

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

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

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2-243页 2、 陈水云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第390页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

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

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

飘零:飘落零散。

旧游:昔日之游。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

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

才:一作“疑”。

著雨;

春雨微著。

柔绿:柔嫩的绿柳。

一说嫩绿的叶子。

此句一作“晚风吹掠鬓云偏。

”倩魂:指少女美好的心魂。

典出陈玄祐《离魂记》里倩娘离魂的故事。

销尽:茫然若失。

销尽;

消散。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2-243页 2、 陈水云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第390页

沁园春·代悼亡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

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

金泥蹙绣,空掩蝉纱。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

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

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

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

金泥蹙绣,空掩蝉纱。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蘅芜香渐渐消散的烟气里,隐约看到你的身影,亦真亦幻。

,梳妆盒里仍有你未用尽的胭脂,你的首饰与衣衫美丽依旧,看着这些我不禁怅惘良久。

留不住你的身影,我们只能分别在两个世界,不,还是把我们的永诀当作远隔天涯海角的思念吧。

梨花在星月清辉之下的秀美模样,仿如你魂魄归来。

鸾胶纵续琵琶。

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

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即便我还可以续弦,但谁又及得上你?

可恨命运无端将你从我身边夺去:我最常想起你陪我读书的时候,你为我亲剪灯花,和我赌赛书中的掌故,那是何等的欢乐。

幸福一去不返,纵然我隔着纱帐看到你缥缈魂魄的影子,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32页 2、 (德)纳兰性德著;

苏缨,毛晓雯注译.纳兰词全译 清初第一词的最完整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10:第212页

1112131415 共19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