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逢鸠 / 枭将东徙 文翻注译赏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
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
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鸠曰:“子将安之?
”一天,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将要到哪儿去?
” 枭曰:“我将东徙。
”猫头鹰说:“我将要向东迁移。
” 鸠曰:“何故?
”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
”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
以故东徙。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
”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
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鸠(jiū)曰:“子将安之?
”鸠: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
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
子:古代对对方的尊称,表示“您”。
将:打算、准备。
安:哪里。
之,到。
安之,即“之安”,去哪儿。
枭(xiāo)曰:“我将东徙(xǐ)。
”枭:又称鸺鹠(xiū liú),一种凶猛的鸟,猫头鹰。
东徙:向东边搬迁。
徙,搬迁。
鸠曰:“何故?
”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枭曰:“乡人皆恶(wù)我鸣。
以故东徙。
”乡人皆恶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
恶,厌恶。
我,这里指代猫头鹰。
以故:因此。
以,因为。
故,原因,缘故。
鸠曰:“子能更(gēng)鸣,可矣;
不能更鸣,东徙,犹(yóu)恶子之声。
” 更:改变。
犹:仍旧,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鸠(jiū)曰:“子将安之?
”一天,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将要到哪儿去?
”鸠: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
子将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
子:古代对对方的尊称,表示“您”。
将:打算、准备。
安:哪里。
之,到。
安之,即“之安”,去哪儿。
枭(xiāo)曰:“我将东徙(xǐ)。
”猫头鹰说:“我将要向东迁移。
”枭:又称鸺鹠(xiū liú),一种凶猛的鸟,猫头鹰。
东徙:向东边搬迁。
徙,搬迁。
鸠曰:“何故?
”斑鸠问:“是什么原因呢?
”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枭曰:“乡人皆恶(wù)我鸣。
以故东徙。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移。
”乡人皆恶我鸣: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皆,都。
恶,厌恶。
我,这里指代猫头鹰。
以故:因此。
以,因为。
故,原因,缘故。
鸠曰:“子能更(gēng)鸣,可矣;
不能更鸣,东徙,犹(yóu)恶子之声。
”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你要是不改变叫声,那么即使你向东迁移,那里的人照样会讨厌你的叫声。
”更:改变。
犹:仍旧,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
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
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本则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与肯定。
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遵循自然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新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鵩鸟赋 文翻注译赏
鸿鹄歌 文翻注译赏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鸿鹄:天鹅。
《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
“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
《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
“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
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
“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鸿鹄:天鹅。
《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
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
“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
《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
“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
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
“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刘盈,确立刘盈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时的事。
刘邦后来发现,刘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
他很喜欢赵王刘如意,觉得刘如意很象他。
但是,刘盈是“嫡出”,吕雉所生。
刘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
废嫡立庶,是件大事;
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时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大臣的意见。
但是,大臣中多数是刘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
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
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刘邦不要免去刘盈的太子地位。
刘邦看到大臣们拥戴刘盈.认为他象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说的还是刘盈,刘邦仍被假象蒙蔽着。
吕稚知道刘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大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
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刘盈去巴结当时的四大名士“商山四皓”。
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
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
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
“四皓”曾拒绝过刘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刘盈同车四游,使刘邦误以为刘盈有才能,孚众望。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刘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
刘邦病重以后,自知大限不远,曾又一次和大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
大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刘盈极口称赞,使刘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时.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
刘邦宽慰她说:“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
”《鸿鹊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
刘邦不无忧虑地死去,活着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却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迫害,双双被狠毒的吕雉害死。
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雉给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看到戚夫人被吕雉变成“人彘”的惨相,连吕雉的亲生儿子刘盈都愤怒地大骂:“此非人所为!
” 《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