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明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称方诸水。

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

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儿烦热。

水部·浆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酸浆。

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

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更多

水部·碧海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

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

水部·山岩泉水

作者: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宜多服之。

宗经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

岁历绵暧,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

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

义既埏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

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

譬万......更多

祝盟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

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

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

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利民之志,颇形于言矣。

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

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

及周之大祝,掌六祝之......更多

杂文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智术之子,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辩盈乎气。

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

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文。

及枚乘攡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

扬雄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明润矣。

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自《对问》以后,东方朔效而广之,名为《客难》,托古慰志,疏而有辨。

扬雄《解嘲》......更多

封禅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

《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

”言至德所被也。

《丹书》曰∶“义胜欲则从,欲胜义则凶。

”戒慎之至也。

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昔黄帝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

大舜巡岳,显乎《虞典》。

成康封禅,闻之《乐纬》。

及齐桓之霸,爰窥王迹,夷吾谲谏,拒以怪物。

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更多

情采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

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

二曰声文,五音是也;

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

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

老子疾......更多

时序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

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

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咏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

尽其美者何?

乃心乐而声泰也。

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

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

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

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

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春秋以后,角战......更多

2122232425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