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孝谷(1873-1937)

曾孝谷(1873-1937)的同义词反义词
zēng xiào gǔ(1873-1937)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四川成都人。清末留学日本学习美术。1906年与李叔同等在东京创办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

木偶片

木偶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ǒu piàn/piān1.美术片的一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木偶表演的各种动作而成。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cháng/zhǎng zhī(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更多

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jiān/jiàn gōng yì指民间各行业的劳动者就地取材,以手工制作的既适应生活需要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反映不同的时代地区、民族特色。主要品种有竹编草编、剪纸灯彩、泥塑木雕等。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jiān/jiàn yì shù/shú/zhú1.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等。

沈西苓(1904-1940)

沈西苓(1904-1940)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xī líng (1904-1940)戏剧、电影导演。原名学诚,浙江德清人。曾留学日本东京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加入左联。1933年任明星影片公司导演,先后执导《女性的呐喊》、《上海二十四小时》、《十字街头》、《中华儿女》等故事片。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 kě kě yì shù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贝壳形。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在工艺美术、绘画、建筑等方面尤为明显。以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为其特征。洛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中国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绘画方面,以法国画家布歇·弗拉戈纳尔等人为代表。建筑方面,以法国巴黎苏比斯府为代表。

浪漫主义画派

浪漫主义画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ng màn zhǔ yì huà pài19世纪初至30年代在法国兴起。该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羁绊,采用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为题材,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像和创造。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代表人物有籍里柯、德拉克洛瓦等。

潘天寿(1898-1971)

潘天寿(1898-1971)的同义词反义词
pān tiān shòu (1898-1971)画家、美术教育家。初名天授,字大颐,宁海(今属浙江)人。建国后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画写意花鸟与山水,布局善破险、造险,笔墨有金石味。兼工书、诗、印,长于指头画。著有《中国绘画史》、《治印谈丛》等。

特伟(1915- )

特伟(1915- )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wěi (1915- )美术片导演。原名盛松,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上海尚贤中学肄业。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影协和中国美协理事。执导的动画片《金猴降妖》、《山水情》均获金鸡奖和广电部奖,并同参与执导的《牧笛》,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678910 共1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