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监
钱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jiān/jiàn1.官署名。监督钱币的铸造和流通。
银元
银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yuán俗称“大洋”。大型银币。16世纪末从外国流入。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自己铸造。1910年被定为中国的主币,名称为“圆”,重七钱二分,成色九成。1933年改称“元”。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
银子钱
银子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zǐ qián1.银子与搭钱﹐为明清时流通的货币。后亦泛指钱财。
银锭
银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dìng熔制成一定形式的白银。汉代以后历代都有铸造,至明清渐盛行,并作货币流通。形式不一。清代银锭有元宝、中锭、锞子三种。元宝约重五十两,中锭(形似秤锤)重十两左右,锞子(馒头形)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此外有一两以下的碎银,称为“福珠”。
销流
销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o liú1.销售流通。
两柱钱
两柱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zhù qián1.南朝梁末流通的一种钱币,钱孔上下各有一星,故称。
中耕
中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ēnɡ1.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伏特
伏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tè电压单位,1安培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姆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Conte Alessan-dro Volta,也译作伏打)而定的。简称伏。
会票
会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kuài piào/piāo1.明清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伤沴
伤沴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lì1.受伤害而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