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1874-1961)

陈嘉庚(1874-1961)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jiā gēng (1874-1961)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治今厦门)人。长期侨居新加坡。从事橡胶和航运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筹款资助孙中山。1913年起在集美、新加坡、厦门等地创办多所学校。1937年任南洋华侨总会主席,捐款支援祖国抗战。1940年回国,到延安慰劳陕甘宁边区抗战军民。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侨联主席。

陈炯明(1877-1933)

陈炯明(1877-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jiǒng míng (1877-1933)广东军阀。广东海丰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鼓吹“联省自治”,反对孙中山北伐统一的主张,1922年4月被孙中山免职。同年6月发动武装叛乱。1923年被孙中山领导的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潮梅一带。1925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歼灭。后死于香港。

青年装

青年装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nián zhuāng男式上装的一种。外形与中山装相似。衣领为封口立领;前身有三只挖袋,左上小袋为手巾袋,下面两只大袋为有盖挖袋;正中五粒明钮(亦有暗钮)。款式简洁明快。适合青年和学生穿着。面料选择富有质感、图案较为新颖的布料。

马中锡(1446-1512)

马中锡(1446-1512)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zhōng xī (1446-1512)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属河北)人。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因主张招抚,下狱死。能诗文,以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最有名。有《东田漫稿》。

黄兴(1874-1916)

黄兴(1874-1916)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xīng/xìng (1874-1916)近代民主革命家。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902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后与孙中山等在日本组织同盟会,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参与或指挥多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任革命军总司令,指挥对清军作战。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后在上海病逝。有《黄兴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huā gǎ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mù在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白云山麓。1918年为纪念1911年同盟会广州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而建的烈士陵园。正门为巨型牌坊式门楼,上刻孙中山“浩气长存”题词。陵墓方形,为花岗岩砌成。墓后纪功坊,用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坊顶,每块石上刻烈士姓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大政策

三大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à/dài/tài zhèng cè1.指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三宗

三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ōng1.指黄帝﹑唐尧﹑虞舜。 2.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mín zhǔ yì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1905年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其基本内容。此即旧三民主义,还不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认为民族主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达到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就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更多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uá mín ɡuó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称中华民国。此后,政权先后落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于1949年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78910 共1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