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1459-1508)
吴伟(1459-1508)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wěi (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官至锦衣卫百户。擅画人物,笔势奔放。亦工山水,晚年技法有创新,喜用乱柴、乱麻、破网等皴法。其画风人称“江夏派”,实为“浙派”支流。
吴门派
吴门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mén pài1.亦省作"吴门"。 2.明代中期中国画流派之一。沈周的学生文征明山水画名盛当时,从学者甚众,著名的有文伯仁﹑文嘉﹑陈道复﹑王谷祥﹑陆治﹑钱谷等,他们都是苏州府人,因称"吴门派"。在画坛上有重要的地位。
唐伯虎
唐伯虎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bó/bǎi/bà hǔ1.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属江苏)人。学画于周臣。年二十九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涉及科场舞弊案而遭革黜,遂愤弃功名,寄情山水,以卖画作文为生。平生擅山水﹑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又善书法,工诗文,有《六如居士全集》。因落拓不羁,且负才名,故小说﹑戏曲中多敷演其故事。
唐寅(1470-1523)
唐寅(1470-1523)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yín (1470-1523)明画家、诗文家。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逃禅仙吏等,吴县(今属江苏)人。弘治解元。作画山水、人物、花鸟并能,既严谨缜密,又清逸洒脱。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兼善书法。诗文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秋风纨扇图》等存世。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壁塑
壁塑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sù1.中国绘画﹑雕塑合一的一种艺术形式。亦称"隐塑"或"影壁"。借壁势塑造神鬼﹑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等像,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唐杨惠之的壁塑,时称天下第一。据说北宋画家郭熙见了杨惠之的山水壁塑,受到启发,以手堆泥于壁,使成凹凸之状,待干后,随其形迹用墨晕成山峦林壑,称为"壁影"。
夏圭
夏圭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guī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时为画院待诏。擅画山水,用秃笔趁湿作大斧劈皴,名“拖泥带水皴”,又喜用一角半边的构图,有“夏半边”之称。亦工人物。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家”。有《溪山清远图》等存世。
大斧劈
大斧劈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fǔ pī1.国画皴法的一种。点染山石﹐侧笔如斧劈形﹐用笔较疏阔者称大斧劈。宋李唐﹑马远﹑夏珪等山水画多用此法。参阅明汪砢玉《珊瑚网画法.皴石法》。
奇山异水
奇山异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shān yì shuǐ不同一般的,奇异的山水。
孟浩然(689-740)
孟浩然(689-740)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hào rán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名篇。有《孟浩然集》。
寄情
寄情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qíng寄托情怀:~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