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喙

豕喙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huì1.猪嘴长而突。相术认为人的口形像猪嘴是贪欲之相。 2.古代传说中海外三十六国之一。

负郭田

负郭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guō tián1.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司马贞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良田。

负郭相君

负郭相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guō xiāng/xiàng jūn1.战国时,苏秦不遇而困,后发愤攻读,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为六国相,衣锦荣归,感慨而曰:"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苏秦列传》。故后人称苏秦为"负郭相君。"

通晓

通晓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xiǎo了解;精通:通晓六国文字。

钵龙

钵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lóng1.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

销印

销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o yìn1.销毁印章。《史记.留侯世家》载项羽急围刘邦于荥阳。郦食其谓刘邦曰:莫若复立六国后世﹐铸印以示德义。"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邦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张良闻﹐曰:若立六国﹐则其后世必与汉争霸。"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邦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速销印。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n hù kāi fàng zhèng cè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法、俄、德、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内容是: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六国先后表示同意。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逐步扩大。

六印

六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yìn1.谓六国相印。 2.六将军印。 3.唐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古鉩

古鉩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xǐ1.先秦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秦统一六国,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材料多数是铜,间有银和玉等。

山东

山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dōng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4.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6789 共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