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 běi píng yuán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由黄河、海河和淮河等冲积而成。北起燕山南麓,西至太行山、伏牛山山麓,东临渤海、黄海并和山东丘陵接壤,南到安徽、江苏两省北部。面积3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黄河以北称海河平原,以南称黄淮平原。中国重要农业基地。富石油、煤等矿产资源。沿海产盐。

掖省

掖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yē shěng/xǐng1.唐代称门下﹑中书两省。

掖署

掖署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yē shǔ1.唐代指门下﹑中书两省。后世亦指类似的中央部门。

接界

接界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ē jiè交界:这个车站临近两省~的地方。

汉水

汉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shuǐ亦称“汉江”。长江中游支流。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注入长江。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在长江支流中居第二。水量丰富,年际变化较大。长江支流中最重要的水运干线。干流上建有丹江口、安康等水电站。

沈吉铁路

沈吉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jí tiě lù从辽宁沈阳经抚顺到吉林。长446千米。1929年全线通车。是东北地区联系辽、吉两省的铁路干线之一。

畬族

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 zú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古称"輋人"或"畬民"。人口36.8万(1982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八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

罗霄山脉

罗霄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ó xiāo shān mài/mò湖南、江西两省边境中南段山脉的总称。由武功山、万洋山和诸广山等组成。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中为谷地间隔。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的分水岭。
67 共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