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
十九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jiǔ lù1.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十道
十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dào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 2.十个行政区域。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元代江南行台所辖十道:江东建康道﹑江西湖东道﹑江南浙西道﹑浙东海右道﹑江南湖北道﹑岭北湖南道﹑岭南广西道﹑海北广东道﹑海北海南道﹑福建闽海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双凫
双凫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ng fú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妫汭
妫汭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ī ruì1.妫水隈曲之处。传说舜居于此,尧将两个女儿嫁给他。妫水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孔传:"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于所居妫水之汭,使行妇道于虞氏。"陆德明释文:"汭,音如鋭反,水之内也。杜预注《左传》云:'水之隈曲曰汭。'"孔颖达疏:"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至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一说"妫""汭"皆水名。 2.借称舜的配偶娥皇与女英。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773-819)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zōng yuán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柳开(947-1000)
柳开(947-1000)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kāi (947-1000)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年间进士。任知常州、润州、全州、桂州等职。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文风,但作品缺少文采。有《河东先生集》。
涂山
焦先
焦先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xiān1.汉末隐士。字孝然,河东人。孑然无亲,见汉室衰,遂不语。露首赤足,结草为裳,见妇人即避去。平时不践邪径,不取大穗,数日一食。或谓曾结庐于镇江谯山(即今焦山)。传说死时百馀岁。参阅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晋葛洪《神仙传》。后因以指有道的隐士。
王伯齐
王伯齐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bó/bǎi/bà qí1.汉第五伦。《后汉书.第五伦传》:"伦后为乡啬夫,平傜赋,理怨结,得人欢心。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后以为隐者的典实。
白豕
白豕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shǐ1.白色的猪。 2.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后因以"白豕"喻浅见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