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卢

图瓦卢的同义词反义词
tú wǎ/wà lú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南。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约1万(1991年)。首都富纳富提。热带海洋气候。居民主要从事捕鱼和种植椰子。邮票为国民收入重要来源。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lǐ bā sī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中西部,跨赤道和日界线。由三百多个珊瑚岛组成,面积684平方千米。人口7.8万(1994年)。首都塔拉瓦。热带海洋气候。主要产椰子。采珠和旅游业重要。

墨西哥

墨西哥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xī gē北美洲南部国家。西濒太平洋,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192.25万平方千米。人口9112万(1995年)。首都墨西哥城。东、南、西三面为山脉围绕,内部为墨西哥高原。气候温和。工业部门较齐全。石油工业为经济支柱,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银产量列世界前列。农产有玉米、小麦、棉花、咖啡等。旅游业发达。

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 huó jié dǎo太平洋东南部一火山岛,为智利辖岛。面积117平方千米。因荷兰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于1722年复活节那天登上该岛而称此名。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岛四周竖立着六百多尊神秘的巨大半身石像,当地人称该岛为“拉帕努伊”,意即“石像的故乡”。

大东亚共荣圈

大东亚共荣圈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dōng yà gòng róng quān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的势力区域。包括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当时称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日本为中心,排除英美等其他势力。经过全世界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共同奋斗,这一阴谋被粉碎。

大众生活

大众生活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zhòng shēng huó周刊。1935年11月创刊于上海。邹韬奋主编。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

大盐湖

大盐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yán hú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在美国西部犹他州境内。盐度高达15%~28.8%,相当海水的4~8倍。湖水密度大,可使人体不沉。湖中岛屿散布,可饲养水禽和牧羊。盛产食盐。湖面有长21千米的长堤,美国的南太平洋铁路在堤上通过。

大陆桥运输

大陆桥运输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ù qiáo yùn shū以陆路为桥梁,连接大陆两端的海洋,形成自海洋一岸横跨大陆到达另一岸再出海的运输方式。如西伯利亚大陆桥,是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作为陆路桥梁,连接太平洋远东地区至波罗的海、里海沿岸以及西北欧大西洋口岸的运输路线。这条大陆桥运输全程,比海运全程缩短近一半之多。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xiǎo dú/dòu zhě散文集。冰心作。1926年出版。共收散文二十九篇。记录作者赴美国的经历和见闻,抒发对遥远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母爱、童心和大自然的赞美。其中描写太平洋、慰冰湖风景的篇章,充满诗情画意,风格清丽柔美。建国后作者又出版《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均记述国内外见闻。

密克罗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mì kè luó ní xī yà西太平洋的岛群,意为“小岛群岛”。位于南纬2°~北纬22°、东经130°~177°之间。由2500个以上的岛屿组成。总面积2700多平方千米。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
678910 共1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