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
荆南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nán/nā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 zhèn gē jù/jú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行军司马
行军司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jūn sī mǎ1.职官名。始建于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职务相当于军谘祭酒。至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实具今参谋长的性质。唐后期军事繁兴,多以掌军事实权者充任。
衙兵
衙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 bīng1.唐代天子的禁卫兵。 2.唐代节度使的卫兵。
观察使
观察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uàn chá shǐ1.官名。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宋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郭子仪(697-781)
郭子仪(697-781)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zǐ yí (697-781)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
都府
都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fǔ1.都会。 2.唐节度使的别称。
都总管
都总管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zǒng guǎn1.宋辽官名。宋马﹑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辽因之,五京﹑五州设都总管府,设置都总管﹑副总管。
麟趾
三节
三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ié1.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 2.三镇节度使。 3.三段。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