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ní xī yà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台湾暖流

台湾暖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tāi wān nuǎn liú黑潮的分支。黑潮经台湾岛与琉球群岛之间分流北上,进入福建、浙江海域,成为台湾暖流。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基茨和尼维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jī cí hé/hè/huó/huò/hú ní wéi sī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269平方千米。人口4.03万(1992年)。首都巴斯特尔。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气候。蔗糖业为经济支柱。

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的同义词反义词
zēng mǔ àn shā中国领土的最南端。在南沙群岛最南部。由珊瑚礁组成。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dài jì fēng qì hòu分布在北纬35°~55°左右亚欧大陆东岸。冬季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较高,南北温差小,雨水较多。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c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多在20°c以上。年降水量多在500~600毫米左右,降水夏季远比冬季多。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lì ní dá hé/hè/huó/huò/hú duō bā gē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5130平方千米。人口130万(1995年)。首都西班牙港。地形以平原、低山为主。热带雨林气候。石油工业是主要经济部门。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

东海

东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hǎi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在中国大陆东面。北起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为界;东以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和中国台湾岛一线内侧与太平洋分隔;东北以朝鲜海峡、西南以台湾海峡分别沟通日本海和南海。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70米,最深达2719米。沿岸岛屿众多。长江、钱塘江、闽江等注入。海底富藏石油。

乔治岛

乔治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zhì dǎo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东西长77千米,南北宽27千米,面积2000多平方千米。岛上常年积雪,气候严寒。无常住居民,一些国家在此建有考察站。1984年12月,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岛上登陆,次年2月建立长城考察站。

佛得角

佛得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dé/děi/de jiǎo/jué西非岛国。在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上。面积4033平方千米。人口38万(1991年)。首都普拉亚。属热带干旱气候。经济以农牧渔业为主。农产咖啡、可可、花生等。主要出口渔业产品。

加那利寒流

加那利寒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nà/nǎ/nèi/nā lì hán liú北大西洋东部的寒流。为北大西洋暖流的南分支,在北纬40°附近自北向南流,经加那利群岛附近,最后成为大西洋北赤道洋流的补偿流。
12345 共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