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新西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xī lán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西南部。由北、南两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26.8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64.25万(1995年)。首都惠灵顿。山地占全境一半,多火山和地震。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世界肉类、羊毛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旁遮普人
旁遮普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ng/bàng zhē pǔ rén南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印度哈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约8225万人(1985年)。说旁遮普话。巴境内的信伊斯兰教,印境内的信印度教、锡克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商业,山区有畜牧业。
昆士兰
昆士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kūn shì lán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州。面积172万平方千米。人口293.9万(1991年)。首府布里斯班。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大自流盆地。热带气候。畜牧业发达。沿海盛产甘蔗等。有大堡礁等著名旅游地。
普米族
普米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mǐ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曼丁哥人
曼丁哥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dīng/zhēng gē rén西非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马里、几内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冈比亚等国。约621万人(1983年)。讲尼日尔刚果语族诸语言。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万物有灵。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业。手工业发达。
毗舍
毗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 shè/shě1.佛教语。梵文Ve?a的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2.邻舍。
泰卢固人
泰卢固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lú gù rén也称“安得拉人”。印度的民族之一。约6340万人(1985年)。讲泰卢固语。信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部分从事捕鱼业。
爱沙尼亚人
爱沙尼亚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shā ní yà rén爱沙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高加索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10万人(1985年)。讲爱沙尼亚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瑞士人
瑞士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ruì shì rén瑞士的居民。约652万人(1985年)。主要由操德、法、意、列托罗马四种语言的人组成。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主要从事以钟表生产为主的工业,部分经营农业,畜牧业发达。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yī chǎn yè产业划分的类别之一。一般指以农业为主的产业。中国则还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有的国家把矿业也列入第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