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三字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ì jīng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作者相传为宋王应麟(一说为区适之)。明清学者陆续补充。1928年章炳麟重订。三言押韵。分教学之要、幼学之序、读书次第、勤学典范、为学效果等篇。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gǔ shī1.诗体之一。形成于东汉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今音

今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yīn①现代的语音。②指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跟以《诗经》押韵、《说文》谐声等为代表的‘古音’(周秦音)区别。

尖叉

尖叉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chā/chá/chǎ1."尖"﹑"叉"均旧诗中之险韵﹐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其一末韵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韵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造语自然﹐无趁韵之弊。其弟辙与王安石步原韵所和诗及苏再用前韵所作诗﹐其造语押韵亦复自然。世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

律诗

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shī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无锡景

无锡景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ī jǐng亦名《苏州景》。民间曲调名。创始于苏州、无锡一带,清末始流行。一般八句三十七字。押平声韵,单句多不押韵,句末常衬“呀”字。

杂体诗

杂体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tǐ/tī/bèn shī1.古典诗歌正式体裁外之各种诗体。多从字形﹑句法﹑声律或押韵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体等。不少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

用韵

用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yòng yùn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词文

词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wén1.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敦煌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吴世昌《敦煌卷考释》﹑冯沅君《补校》。

辘轳体

辘轳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lu tǐ/tī/bèn1.杂体诗名。律诗为八句五韵,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在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绝句为四句,作此体者须作四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三首的第二句﹑第三句和末句的位置上。则第一首首句与第四首末句相同。这几首诗的韵节如辘......更多
12345 共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