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德拉洞群
巴拉德拉洞群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lā dé lā dòng qún欧洲最大的洞穴之一。在匈牙利东北部与斯洛伐克交界处。18世纪发现。地下通道长22千米。是世界上同类型洞穴中石笋最长、钟乳石最多的一个。洞内的“巨人厅”是欧洲最宏伟和壮观的洞穴大厅之一。洞中还发现了很多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遗迹。
彩陶
彩陶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táo1.带有彩绘花纹的古代陶器。凡有两种:一为烧制前绘上﹐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另一种是烧成后再作彩绘。通常所谓"彩陶"﹐多指前者。
手斧
手斧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fǔ1.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类用以挖掘﹑砍斫的工具。多为一端尖锐﹑一端钝厚的扁桃形器,由原始人打击石核边缘而成。
摹打
摹打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 dǎ/dá1.谓以纸覆于金石器物的铭刻上,铺毡捶击,然后用绵包醮墨,打印出铭刻的文字或图画。
椎搨
椎搨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ī/chuí tà1.亦作"椎榻"。 2.将纸覆于金石器物,铺毡捶击,以摹印其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
贝丘
贝丘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i qiū1.古地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2.考古学名词。原始人类在沿海或滨湖地区,遗留下来的牡蛎﹑蛤蜊﹑鲍鱼﹑海螺等贝类介壳堆积物,形如小丘,故名。其中往往包含有石器﹑陶器等文文化遗物。我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铜器时代
铜器时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qì shí dài1.考古学所指的介于最早的石器时代和较晩的铁器时代之间的一个时代。在中国有三种习惯用法﹕一指红铜时代﹐一指青铜时代﹐一指为红铜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总称。据文献记载﹐中国远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铸造铜器﹐推动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很大发展。
霹雳砧
霹雳砧的同义词反义词
pī lì zhēn1.传说中雷神打雷所用石器﹐因形似碪﹐故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霹雳碪》。参见"霹雳斧"。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tóng shí dài考古学上继石器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中国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用它制作工具,容易铸造,坚固耐用,生产力得以提高。中国在此期间出现奴隶制国家,农业、手工业相对发达,并有文字。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公元前3000年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
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jiā/gū/jie bāng wén huà/huā1.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盉﹑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