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jí xìng fēn/fèn zǐ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如h_2、o_2、n_2等。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如果电荷分布是对称均匀的,也是非极性分子。如在甲烷(ch_4)分子中,四个c-h键都是极性键,但由于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角,对称地排列在碳原子的周围,电荷分布对称均匀,故也是非极性分子。
α粒子
α粒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α lì zǐ即:阿尔法粒子。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质量为氢原子的四倍,速度每秒可达两万公里,带正电荷。穿透力不大,能伤害动物的皮肤。也叫“甲种粒子”。
动电
动电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diàn1.一种用来指示电流的名词,即指在运动中的电荷,它与静电相反,静电电荷在正常情况下是静止的。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sè fú lì zǐ sàn/sǎn shè/yè/yì shí yàn由卢瑟福等人所做的α粒子穿透金属薄膜后向各个方向散射的实验。之前汤姆生认为中性原子中的等量正负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薄膜,发现不同散射角度的粒子数目不一,经分析,他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原子团
原子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ǐ tuán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团。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基和根都属于原子团。基一般指不带电的原子团。如甲基ch_3-、羧基-cooh等。根一般指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如硫酸根so^2-_4、氢氧根oh^-等。
原子核
原子核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ǐ hé/hú原子中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原子质量的集中区域。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直径约为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
密立根油滴实验
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同义词反义词
mì lì gēn yóu dī shí yàn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所做的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1907-1913年密立根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kù lún dìng lǜ表示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f跟它们的电量q_1、q_2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电荷间的连线。即$$f=kq_1q_2r^2。$$式中比例常数k为9.0×10^9牛·米^2/库^2。介质中的库仑定律的公式为:$$f=kq_1q_2εr^2。$$式中ε称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库仑电扭秤实验
库仑电扭秤实验的同义词反义词
kù lún diàn niǔ chèng shí yàn库仑所做的发现电力与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的实验。1773-1777年间,库仑发明可精确测定微小力的扭秤。1785年用经改进的电扭秤发现,两电荷间的电力与它们各自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7年又发现两磁铁之间的磁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延迟线
延迟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chí xiàn在电路中将电信号延迟一定时间再输出的器件。对模拟信号一般用电感和电容组成或直接用同轴电缆和螺旋线;数字信号还用电荷耦合器件或声表面波器件。延迟时间约为10^-9~10^-5秒。广泛用于雷达、通信、计算机、彩色电视及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