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
三元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uán lǐ1.地名。在广东广州市西北郊。原有三元庙,为1841年广州人民抗英组织平英团之旧址。
与妻书
与妻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yú qī/qì shū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ònɡ chǎn dǎnɡ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的。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党成立后发动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4年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ònɡ chǎn dǎnɡ dì sān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c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简称“国民党”。孙中山创立的资产阶级政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本部设于上海,孙中山任总理。随后,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准备北伐,但终因陈炯明叛变而失败。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更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 dì yī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孙中山主持大会。出席代表一百六十五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张国焘、瞿秋白、毛泽东等。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更多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rì bào①1900年1月,兴中会创刊于香港。1905年成为中国同盟会报纸,兼出十日刊《中国旬报》。该报社曾是革命派的党务和军务机关,辛亥革命后迁广州,成为国民党的宣传机关。1913年被军阀龙济光查封。②1981年6月创刊于北京的英文报纸。有香港版和通过卫星传送版面的北美版和西欧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shè huì zhǔ yì qīnɡ nián tuán共青团前身。1920年8月首先在上海发起组织,后在北京、广州等地相继建立。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式成立全国性组织。1925年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战争期间改造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shān jì niàn tánɡ为纪念孙中山而建造的大会堂。在广州市越秀山下。占地约64万平方米。1931年建成。由建筑师吕彦直等人设计。包括主体纪念堂、东西两楼和门坊。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高49米。可容纳四千多人集会。宫殿式建筑。
中法黄埔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fǎ huánɡ pǔ tiáo yuē法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在广州黄埔的法舰上签订。共三十六款。规定法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