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的同义词反义词
pǐn huā bǎo jiàn长篇小说。清代陈森作。六十回。以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线索,描写乾隆以来北京梨园界的生活及狎优的社会风气。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kù quán shū丛书名。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传世的各种重要著作,凡不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著作多排斥不录。共缮写七部。

大金川

大金川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jīn chuān1.土司名。明属金川寺演化禅师﹐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辖境相当今大金川流域。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流﹐置阿尔古直隶厅﹐四十四年并入美诺厅。 2.水名。大渡河的上游﹐在四川省西北部。参见"大渡河"。

小刀会

小刀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dāo huì/kuài清代民间秘密会社。会员以小刀为标志,故名。乾隆年间创立,继承了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口号。成员多为农民和城市劳动者。1853年,福建小刀会首领黄德美、黄威率众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不久失败。同年,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发动起义,占领上海等地,至1855年失败。另外,在皖北、苏北和浙江东南部也有小刀会的活动。

干嘉学派

干嘉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gàn jiā xué pài1.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到干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yìng tiān fǔ shū yuàn也称“睢阳书院”。原址在今河南商丘(旧名睢阳)县城。五代后晋杨悫建私学,戚同文在此讲学,称“睢阳学舍”。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曹诚就其地筑学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余卷,广招生徒。院址属应天府治,故称。范仲淹曾在此读书、讲学,由此书院名声大振。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明嘉靖年间改建,名“应天书院”。万历年间废。清乾隆年间重修,后屡遭兵火,遗物荡然无存。

戊寅

戊寅的同义词反义词
wù yín1. 六十甲子第十五位。如: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清·袁枚《祭妹文》。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zhōu bā guài清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卖画的八个画家的总称。一般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郑燮、李方膺、罗聘。他们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亦画山水、人物,不拘前人陈规,自具风格。都能诗,擅书法或篆刻,讲究诗书画的结合。和当时“正统”画风有所不同,被时人目为画坛“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

方光乌

方光乌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g guāng wū1.指清代科举应试的字体。其体方正﹑光润﹐墨色乌黑。这种字体也流行于翰林院﹐故又称"院体"﹑"馆阁体"。据传为历相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所创。

昭仁殿

昭仁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rén diàn1.宫殿名。在北京市故宫内,干清宫之左。清乾隆时殿内贮宋金﹑元﹑明旧版善本书。殿额题"天禄琳琅"。后楹为五经萃室,藏宋岳珂刊本五经。
12345 共1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