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496-547)
高欢(496-547)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huān (496-547)东魏大臣。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曾参加葛荣起义军,后叛降魏。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魏兵权,称大丞相。执东魏朝政十六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他被追尊为神武帝。
麻衣
麻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 yī/yì1.即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的常服。 2.古时丧服。 3.麻布衣。古时平民所穿。 4.旧时举子所穿的麻织物衣服。 5.借指应试举子。 6.见"麻衣相法"。
一匡九合
一匡九合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kuāng jiǔ hé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指立国大事。
一国三公
一国三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guó sān gōng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一邦
一邦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bāng1.古代诸侯的一个封国。亦指一方。
七十说
七十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shí shuō/shuì/yuè1.指伊尹说汤事。 2.指孔子游说诸侯各国事。
七国
七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guó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七子
万邦
万邦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mò bāng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 2.泛指众多的国家。
三削
三削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iāo/xuē1.古代天子对诸侯考绩,无功者即予削黜。一削地,二削爵,三削而地尽,合称三削。见汉班固《白虎通.考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