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705)

武则天(624-705)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é tiān (624-705)唐高宗后,武周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不久被高宗召为昭仪,公元655年立为皇后,逐渐把持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后又相继废中宗、睿宗,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在位期间重视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发展农业生产。任用酷吏,大兴冤狱,晚年豪奢专断。705年中宗复位,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世通称为武则天。

池盐

池盐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í yán1.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我国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出产很多。古时垦地为畦,引含盐分的池水沃之,称作种盐,水耗则盐成,即为池盐。

汾桥

汾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qiáo1.古桥名。在汾水之上。故址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相传为战国初期晋刺客豫让为其主智伯报仇而谋刺晋大夫赵襄子处。

汾河

汾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hé黄河中游支流。源于管涔山,纵贯山西境内。长693.8千米。中下游为断陷盆地区,农业发达。

汾海

汾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hǎi1.指南北朝时期南汾州地区。今山西省吉县一带。

汾阳宫

汾阳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yáng gōng1.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

汾阴

汾阴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yīn1.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汉武帝时曾于此得宝鼎。战国时属魏,汉始建县。唐开元十年改名宝鼎县,宋改荣和县,元明清因之。

河东

河东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dōng1.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灵岩

灵岩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yán1.指仙山。 2.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 4.山名。在浙江乐清雁荡山﹐为雁荡第一峰。 5.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峰峦回抱﹐有玛瑙涧﹐出五色石卵﹐世称灵岩石。参阅《嘉庆一统志.江宁府》。 6.山名。在山东长清东南。四面方正﹐又名方山。

燕赵

燕赵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yān zhào1.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3132333435 共3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