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通讯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xùn一种比消息详细并能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动态的新闻体裁。常见于报纸、刊物驻外地记者发回的专题采访。多用于评介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情等。
邵飘萍(1886-1926)
邵飘萍(1886-1926)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o piāo píng (1886-1926)新闻记者。浙江东阳人。1911年在杭州创办《汉民日报》,因反对袁世凯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回国后任《申报》驻北京特派员。1918年创办《京报》。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军阀政府杀害。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等。
采写
采写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xiě1. 采访写作。如:新华社记者采写时,他仔细研究过这篇报道,可此刻,他还是一字不漏地听完这篇广播。
陆文夫(1927-2005.7.9)
陆文夫(1927-2005.7.9)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wén fū江苏省泰兴县人。一九四八年高中毕业后,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任新华社苏州分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工业组长等。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巷深处》。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同人刊物,被打成“反党集团”成员,长期下放到工厂、农村劳动。粉碎“四人帮”后平反。1978年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后任苏州文联副主......更多
饿乡纪程
饿乡纪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è xiāng jì chéng又名《新俄国游记》。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2年。记述1920年10月作者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考察苏俄时的见闻和观感。前半部分叙述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后半部分记述从北京到莫斯科途中的风光、见闻,反映苏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生活的报告文学作品。
一夜风流
一夜风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yè fēng liú美国故事片。哥伦比亚影片公司1934年摄制。罗伯特·里斯金编剧,卡普拉导演,克拉克·盖博、克劳黛·考尔白主演。亿万富翁的女儿埃莉因不满父亲干涉其自主婚姻,只身离家去纽约寻找未婚夫,中途钱包被盗,幸遇失业穷记者沃恩多方照顾帮助,于漫长旅途中互生真挚爱情。
专电
专电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 diàn1.新闻记者专为派出单位拍回的电讯(区别于一般的通讯社供稿)。
吴浊流(1900-1976)
吴浊流(1900-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zhuó liú (1900-1976)作家。祖籍广东蕉岭,生于台湾新竹。曾任小学教员。后任《日日新报》、《台湾新报》、《新生报》、《民报》记者。1949年起在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任职。著有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短篇小说集《疮疤集》、《泥泞》及诗集《风雨窗前》等。有《吴浊流全集》。
回娘家
回娘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niáng jiā/gū/jie1. 原指已婚女子回到自己父母的家,现也常用以比喻回到原来学习、工作过的单位。如:何老指着这一件件珍宝,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我是回娘家献宝呵!…把传家宝献给国家,让它们得到理想的归宿。”。
客里空
客里空的同义词反义词
kè lǐ kōng/kòng/kǒng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新闻记者。后被新闻界借用,泛指新闻报道中的虚假、浮夸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