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法

熨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n/yù fǎ1.中医外治法。有药熨﹑汤熨﹑酒熨﹑铁熨﹑葱熨﹑土熨等法。借助药性及温暖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或有关部位,使气血通畅,以达到治病或缓解病痛的作用。

燥热

燥热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o rè1.犹炎热。 2.形容热得难受。 3.形容心情烦躁。 4.指燥气。中医谓燥乃干金之气,热是太阳之火。 5.指热症。 6.指药性燥烈干热。

药引

药引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o yǐn1.中药方剂中附加的药味,能调节药性,增强药效。

药毒

药毒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o dú/dài1.药性暴烈。 2.药物内含有的毒素。

行散

行散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sàn/sǎn1.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好服五石散(一名寒食散),服后须行走以散发药性,叫做"行散"。也称行药。 2.泛指散步。宋杨万里有《雨后郡圃行散》诗。

狼虎药

狼虎药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g hǔ yào1.药性较猛的药。

行药

行药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yào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 2.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唐代,馀风犹存。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

邪燥

邪燥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yá/yé/yú/xú zào1.中医指使人耗伤津液的邪气或药性。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dì nèi/nà jīng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由《素问》与《灵枢》(各九卷)组成。内容大致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药性理论、运气学说等。此书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许多医家之手编撰而成的,故非出自少数人之手,也非成书于某一时代。
123 共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