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

上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gōng1.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2.汉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3.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5.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6.即太白星。

买爵

买爵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i jué1.汉制,平民可以用钱财买得爵位或用买得某种爵位的钱财赎罪。

二千石

二千石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qiān shí/dàn1.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传龟袭紫

传龟袭紫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án guī xí zǐ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六条

六条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tiáo/tiāo1.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更多

北郊

北郊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iāo1.城北郊区。 2.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周制在北门外六里处,汉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

半印

半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n yìn1.旧印章名。汉制,丞相﹑列侯至令丞,都用正方形的大印。小官如管仓库﹑园林的,只能用大官印的一半,印成长方形。后世沿其制,叫半印。参阅清冯云鹏《金石索.印玺.半印》。

受厘

受厘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lí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县侯

县侯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xuán hóu/hòu1.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国魏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晋亦有县侯。南朝陈置开国县侯。至宋始废。

县道

县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xuán dào1.县和道。汉制,邑有少数民族杂居者称道,无者称县。 2.通行全县或县与县之间的道路。
12345 共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