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áng huó dòng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04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木星大红斑
木星大红斑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xīng dà/dài/tài hóng/gōng bān木星表面的红色区域。呈卵形斑状。位于赤道南侧,长有时为2.5万千米,有时则达5万千米;宽约1.3万千米。1660年发现。20世纪70年代初,行星探测器的探测表明,是漂浮在大气层上一个巨大旋涡风暴。由于风暴中含有磷化合物而呈现鲜艳的红色。是木星最显著而持久的特征。寿命可维持几百年或更长。
电离层
电离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lí céng由较多气体分子吸收太阳x射线和紫外辐射电离而成的大气层。常按电子密度大小自下而上分成d层(60~90千米)、e层(90~140千米)、f层(140~500或1000千米)。各层的高度、厚度和电子密度随昼夜、季节而变化,并受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等)的影响。能将短波波段的无线电波折回地面,从而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n zài/zǎi huǒ jiàn将宇宙飞行器运送到预定轨道的火箭。一般为2~3级的多级火箭。大多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宇宙飞行器装在其前端,并与分离机构相联接。当最末一级火箭将宇宙飞行器送到预定轨道运行后,便与宇宙飞行器相分离,这时有的末级火箭也会依一定轨道运行而不立即入大气层坠毁,而成为一个人造天体。
预警卫星
预警卫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jǐng wèi xīng又称“导弹预警卫星”。用于监视、发现和跟踪敌方战略导弹发射,并能及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遇有发射导弹,其红外探测器便能探测到导弹主动段飞行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发出警报。同时通过电视摄像机跟踪导弹运动轨迹。还可通过核辐射探测器监视和发现大气层内外空间发生的核爆炸事件。
光球
光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qiú太阳大气层最里面的一层。即太阳的球形的明显轮廓,也就是通常肉眼所见的太阳表面层。由处于电离状态的气体组成。厚度300~500千米。太阳的大部分光能由它发射出。太阳黑子、光斑和米粒组织都在这一层出现。其平均有效温度为5770开。光度从中心向边缘减弱,出现所谓临边昏暗现象。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ē/qiè ěr nuò bèi lì hé/hú diàn zhàn shì gù在乌克兰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86年4月发生的核辐射污染事故。由4号堆爆炸起火而引起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使整个欧洲的大气层被污染。事故中死亡三十一人,二百三十多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经济损失惨重。成为人类核电能开发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太阳对流层
太阳对流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áng duì liú céng太阳结构的一个层次。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之下。厚约15万千米。层顶温度约6600开。由于层内氢的不断电离而造成气体比热的不断增加,破坏流体静力学平衡,引起气体的升降,形成对流。
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zhòu shè/yè/yì xiàn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射线称“初级宇宙射线”,由高能质子、α粒子和少数轻原子核组成,这些粒子的能量可达10^20电子伏以上。它们进入大气层与空气中其他原子核碰撞后产生的μ介子、电子、光子等称“次级宇宙射线”。
宇宙环境
宇宙环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 zhòu huán jìng又称“星际环境”。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太阳辐射及其活动,宇宙射线或星际物质,月球、太阳和地球间位置的变动等。对宇宙环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