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
三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ā1.古地名。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 2.多泛指四川。
东女
东女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nǚ/rǔ1.我国少数民族古国名。在今四川﹑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区。
东岩
东岩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án1.东边的山。 2.山名。一名东山,又名圣冈山。在四川省乐山。参见"东岩酒"。
东岩酒
东岩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yán jiǔ1.古代四川嘉州(今乐山)城东佛峡所产的名酒。
东州兵
东州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zhōu bīng1.东汉后期,刘焉占据四川益州,收编南阳﹑三辅等地流民而组成地主豪强军队的名称。参阅《后汉书·刘焉传》。
东绢
东绢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juàn1.旧称四川省盐亭县产的鹅溪绢。多用于绘画。
九丝
九丝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sī1.九弦。 2.山名。在今四川省兴文县。
五岳丈人
五岳丈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uè zhàng rén1.青城山的别名。山在今四川灌县西南。
党项
党项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g xiàng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六诏
六诏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zhào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