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

使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guǎn外交代表机关的通称。包括大使馆、公使馆、代办处。是一国派驻在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官方办公处。

副使

副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pì shǐ1.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 2.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

参赞

参赞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 zàn大使馆中职位次于大使馆馆长(大使、公使、代办)的外交官。平时协助馆长工作。当馆长因故不能视事时,通常代理馆长职务,任临时代办。有商务参赞、文化参赞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jīn tiáo/tiāo yuē/yāo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外国可派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容闳(1828-1912)

容闳(1828-1912)的同义词反义词
róng hóng (1828-1912)近代改良主义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留学美国,后在广州、香港等地任职。曾向太平天国提出新政建议。后协助曾国藩筹建江南制造局。1872年起主持选派幼童赴美留学,任留美学生监督、驻美副公使。曾参加维新变法运动,任“中国国会”会长,遭清政府通缉。后在美国病逝。著有《西学东渐记》。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o nián wéi tè de fán nǎo长篇小说。德国歌德作于1774年。以书信体形式描写出身于市民家庭的维特,爱上姑娘绿蒂,但绿蒂早已和别人订婚。维特无限痛苦,绝望之余受雇于公使馆,试图在工作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但仍郁郁寡欢。终因感到生活无望,自杀身亡。

库本

库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kù běn1.宋代官刻书籍版本的一种。宋各州置公使库,招待来往官吏。库有余资则用以刻书,所刻书叫公使库本书,简称库本。

强鉏

强鉏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g/qiǎng/jiàng chú1.春秋郑人。祭仲专政,厉公使雍纠杀之。谋泄,鉏与公子阏党祭仲,杀雍纠。及厉公入国,治前乱事,鉏被刖。君子谓强鉏不能卫其足。事见《左传·庄公十六年》。后因用为受酷刑之典。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ng lǐ gè/gě guó shì wù yá mén1.清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咸丰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

曾纪泽(1839-1890)

曾纪泽(1839-1890)的同义词反义词
zēng jì zé(1839-1890)清末外交官。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子。通晓外文,留心时事。任驻英、法公使,兼驻俄公使。1881年与沙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中国伊犁领土主权。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后任海军衙门帮办、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撰《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
1234 共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