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shì dǐ yù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布毛
布毛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máo1.布上的绒毛。佛教禅宗语。喻佛法无所不在,不可粘着。《景德传灯录.前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法嗣》:"﹝鸟窠道林禅师﹞有侍者会通,忽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会通为法出家,以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遂领悟玄旨。"后亦用为开悟的典实。
支许
支许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xǔ/hǔ1.晋高僧支遁和高士许询的并称。两人友善,皆善谈佛经与玄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后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谊。
无尽
无尽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jìn/jǐn1.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2.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 3.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
时宪
时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xiàn1.《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孔传:"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谓以天为法建立法制。后称当时的教令为时宪。 2.即时宪历。
昙摩
昙摩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mó/mā1.梵语dharma的译音,亦译"达摩"﹑"达磨"﹑"昙无"等。意为法,佛法。佛门僧人常以"昙摩"﹑"昙无"等为其名之组成部分。如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之昙摩难提(意译法喜)﹑昙无竭(意译法勇)即是。 2.名僧昙摩罗的省称。又名昙摩迦罗,意译法时。西域乌场国人,通晓诸经。北魏嘉平时来华,在洛阳建法云寺,传习戒律,为京师僧俗所宗仰。
梅里美
梅里美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lǐ měi(prospermérìmée,1803-1870)法国作家。曾在大学学法律。1844年当选为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著有中篇小说《嘉尔曼》(一译《卡门》)、《塔曼果》,历史剧《雅克团》以及《克拉拉·加索尔戏剧集》等。
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ǜ shì sh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法相宗
法相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xiàng zōng1.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所创立。该宗严密分析诸法之相而阐述"万法唯识"之理,也称为法相唯识宗﹑唯识宗。窥基常住长安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又称慈恩宗。主要著作有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等。
献仙音
献仙音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xiān yīn1.词牌名。原为法曲之一种。有九十二字﹑九十一字﹑八十七字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