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时宜
不通时宜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tōng shí yí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世纪末
世纪末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jì/jǐ mò1.专指十九世纪末期的社会。当时,一方面技术迅速进步;另方面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剧烈动荡,潜伏着危机。因用以指社会的没落阶段。
东京回合
东京回合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jīng huí hé/gě指从1973年9月在东京开始,到1979年4月结束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起,故又称“尼克松回合”。是该协定的第七次多边贸易谈判。谈判就减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的法规达成一系列协议,全部关税削减25%~33%。
丰镐
丰镐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hào/gǎo1.亦作"丰鄗"。 2.周的旧都。文王邑丰,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丰水以西。武王迁镐,在丰水以东。其后周公虽营洛邑,丰镐仍为当时政治文化中心。 3.借指国都。 4.明人亦借指留都南京。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xìng ér lái,xìng jìn ér fǎn兴:兴致,高兴。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指兴致融景而产生,又随兴致被破坏而改变最初的想法。
书愤
书愤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fèn诗篇名。南宋陆游作。当时作者罢官闲居在乡。诗中回顾了自己青壮年时代的军旅生涯,感慨功业未成而身已衰老,并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全诗气概悲壮,语意深沉。第三、四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不用一个动词,即写出南宋两大主要战线的典型特征,是广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仁王
仁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wáng1.佛教徒对佛的尊称。 2.《仁王经》中所说的"仁王",是对印度当时十六国国王的尊称。
何李
何李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ē/hè lǐ1.明文学家何景明与李梦阳的并称。二人皆生弘治﹑正德间,同倡复古,为"前七子"的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为当时文士所宗。
何郎
何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ē/hè láng/làng1.三国魏驸马何晏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借作驸马的美称。 3.指南朝梁诗人何逊。何逊青年时即以文学着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