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

昆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kūn jù也称“昆曲”、“昆腔”。戏曲剧种。起源于元末明初流行于昆山(今属江苏)一带的昆山腔。明嘉靖年间,经魏良辅改革,成为一种婉转、柔和的新腔,称“水磨调”,逐渐成为流行于全国的剧种,并派生出北昆、湘昆、川昆等许多支派,形成昆腔这一声腔系统,在戏剧文学、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对中国许多剧种有过深远影响。

昭君

昭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jūn1.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元帝宫人。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生一男。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成帝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匈奴。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更多

晋剧

晋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jù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曲本

曲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qǔ běn1.唱本;戏曲作品。

曲调

曲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qǔ diào1.指歌曲。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月琴

月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qín拨弦类弦鸣乐器。因音箱圆如满月而得名。木制。音箱扁平,两面蒙桐木板,中有金属丝弹簧。琴颈短,由琴颈至面板设十品或十二品,今已增至二十四品。张弦三至四根,以拨子弹奏。用以伴奏戏曲、曲艺。在中国民族音乐中,也常用作独奏、合奏乐器。

木偶戏

木偶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ǒu xì演员操纵木偶,配以对话、音乐、歌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古代称傀儡戏。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形式的不同,有演员在上空提线操纵木偶表演的提线木偶;演员将手掌套在木偶体内操纵其表演的布袋木偶;演员用三根棍子举起木偶并操纵其表演的杖头木偶。中国木偶戏大多用戏曲曲调演唱,并有多种流派风格。

杂剧

杂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jù戏曲名词。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特点各有不同。晚唐已有杂剧之名,其后历代均见此名。如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等。通常多指元杂剧。

杂当

杂当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dāng/dàng1.零星事务。 2.古代戏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种行当。

李娃传

李娃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wá chuán/zhuàn传奇小说。唐代白行简作。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
1617181920 共6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