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
天目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mù shān在浙江省西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130千米。分东、西天目山,海拔分别为1479米和1587米。山高水秀,多奇峰怪石。有仙峰远眺、平溪夜月、玉剑飞桥、莲花石座、悬崖瀑布及禅源寺、狮子口、西关龙潭等胜景,为浙西名胜。
布袋和尚(?-917)
布袋和尚(?-917)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dài hé shàng五代时僧人。名契此,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传说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形如疯癫。世人称他为弥勒化身。佛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相传是他的造像。
弄潮
弄潮的同义词反义词
nòng cháo中国古代水上运动之一。相传源于春秋时代,唐宋时浙江最盛。每年八月盛潮时,成群的弄潮者于江河出海口,手执彩旗,迎潮而泅,踏浪争雄,在波峰浪谷中表演各种泅技,颇为壮观。
德寿宫
德寿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shòu gōng1.宋宫名。原为绍兴十五年宋高宗钦赐给秦桧的大宅,并有高宗亲笔题额"一德格天之阁",后改名为"德寿宫"。绍兴三十一年高宗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浙江杭州望仙桥东。
戚继光(1528-1587)
戚继光(1528-1587)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jì guāng (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后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文天祥(1236-1283)
文天祥(1236-1283)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tiān xiáng (1236-1283)南宋大臣、抗元英雄。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岁中状元。1275年,元军沿江东下进逼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在家乡赣州招募义军奔赴临安,任右丞相,曾出使元营谈判,被扣。后脱险,回南方重组军队,坚持抗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他被押送往北方途中写下不朽诗篇《过零丁洋》。次年至大都(今北京),被囚四年,备受折磨,坚持......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yóu tiān mǔ/lǎo yín liú bié/biè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东南。写作者梦游天姥山,见到种种奇景异物,抒发了向往山林、不向权贵屈服的情感。全诗结构宏大,写景奇谲多变,语言瑰丽多彩,是作者浪漫主义诗风的典型体现。
毛滂(1055?~1120?)
毛滂(1055?~1120?)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pāng(1055?~1120?)字泽民,衢州江同(今属浙江)人。哲宗元佑间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荐举,晚年与蔡京亦有交往。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清圆明润,别树一格,无秾艳词语,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其词对陈与义、朱敦儒乃至姜白石、张炎等人的创作都有影响。代表作有《秦楼月》、《水调歌头》(一)、《玉楼春》(三)、《菩萨蛮》(一)、《踏莎行》(一)、《点绛唇......更多
浙水
浙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shuǐ1.即浙江。
灵溪
灵溪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xī1.对溪流的美称。 2.水名。在浙江天台西北。 3.水名。在湖北江陵西。 4.水名。在湖南永顺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