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

卞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hé1.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和璞

和璞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è/huó/huò/hú pú1.亦作"和朴"。 2.即和氏璧。亦借指美玉。

曦和

曦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hé/hè/huó/huò/hú1.即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为传说中尧时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有眼不识荆山玉

有眼不识荆山玉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yǎn bù shí jīng shān yù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眼力差,识别不出贤人或珍品。

璧赵

璧赵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zhào1.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持和氏璧入秦,不辱使命,终将璧完好地归还赵国。后因谓原物归还其主为"璧赵"。

荆文璧

荆文璧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wén bì1.即和氏璧。宝玉名。

荆璧

荆璧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bì1.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蔺相如

蔺相如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n xiāng/xiàng rú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索要“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在秦廷与秦王力争,终于携带原璧归国。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居功自傲的老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其认识到错误,两人遂成知己。^

赵氏璧

赵氏璧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shì/zhī bì1.亦作"赵王璧"。 2.和氏璧的别称。春秋时,楚人卞和自山中所得宝玉。战国时,为赵惠文王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秦昭王曾恃强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蔺相如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赵。"赵氏璧"遂以着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部族

部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zú①中国历史上对聚居的部落和氏族的简称或合称。②一般指还处于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时期的民族。不以血缘为联系,而以地域为联系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其内部已出现阶级对立及剥削现象。
12345 共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