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精

地精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jīng1.《黄庭内景经.百谷》:"百谷之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后因以"地精"指百谷。 2.大地的灵气。 3.人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 4.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大羹玄酒

大羹玄酒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gēng xuán jiǔ1.大羹﹐不和五味的肉汁;玄酒﹐古代当酒用的水。喻诗文风格古朴雅淡。

普淖

普淖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nào/chuò/zhuō1.指黍稷。《仪礼.士虞礼》:"嘉荐普淖﹐明齐溲酒。"郑玄注:"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为号云。"晋潘岳《藉田赋》:"簠簋普淖﹐则此之自实。"一说﹐为铏羹﹐和以五味的羹汤。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仪礼》。

泰羹

泰羹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gēng1.不调五味的肉汁。古代祭祀时用。

调鼎手

调鼎手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o/diào dǐng shǒu1.调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国之材。

三牺

三牺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ī1.三只纯色的牛。 2.指祭祀用的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疏引服虔云:"三牺,雁﹑鹜﹑雉。"一说指牛羊豕。

五和

五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é/hè/huó/huò/hú1.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 2.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 3.谓五味调和。

六和

六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hé/hè/huó/huò/hú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郑玄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孔颖达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郑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味尘

味尘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chén1.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四类

四类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lèi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在四郊祭祀天神。 2.指五色﹑五声﹑五臭﹑五味。见《尹文子.大道上》。 3.指经﹑史﹑子﹑集。见《新唐书.艺文志序》。 4.指年表﹑官阀﹑政迹﹑凡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四类》。
1234 共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