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
嫘祖的同义词反义词
léi zǔ一作“累祖”。传说西陵氏之女,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50年)的元妃。被后人推崇为中国养蚕治丝方法的创始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据考古资料,中国利用蚕丝时代应比嫘祖更早。
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ng zǐ miào táng bēi唐代碑刻。正书。虞世南书。公元626年镌立。贞观中毁于火,703年重刻,并加篆书碑额。书法圆润朗秀,外刚内柔,得智永笔法为多,为虞书代表作。
孙权(182-252)
孙权(182-252)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xùn quán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父兄占据长江下游。公元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称帝,国号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次年派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夷洲(今台湾)。
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xī sì zhèn1.唐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作碎叶)。始设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罢,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复。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为吐蕃所陷,改碎叶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吐蕃,复置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乱后陷于吐蕃。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dù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199年,袁绍率军南下,恃兵多粮足,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处劣势的曹操相持。次年曹操利用袁绍轻敌和内部不稳之机,成功地突袭其后方屯粮重地,袁绍军心动摇。曹操乘机挥军全线出击,大破袁绍主力,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宝带桥
宝带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dài qiáo中国古代著名的多孔石拱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葑门外的澹台湖口上。原供漕运纤道而筑。全长近317米,宽4.1米,有五十三孔,犹如卧伏湖面的浮水玉带。桥孔大小不等,其中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孔的跨径最大,用作通航。公元819年建成。
宝源局
宝源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yuán jú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小乘
小乘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chéng/shèng1.佛教语。梵文Hīnayāna(希那衍那)的意译。指小乘佛教。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以求得"自我解脱"。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中出现了主张"普度众生"的新教派﹐自称"大乘"﹐而称原有的教派为"小乘"。
小雁塔
小雁塔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yàn tǎ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荐福寺内。因比大雁塔小,故名。建于公元707年。原塔高十五层,明代为地震破坏,现存十三层。高43.3米。为正方形砖塔,玲珑秀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康
少康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ǎo/shào kāng1.夏代中兴之主﹐帝相之子。寒浞使子浇杀相篡位。相后缗方娠﹐逃归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逃奔有虞﹐虞君妻以二女。夏旧臣靡收集夏朝旧部﹐灭浞而立少康。少康又灭浇。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辞.离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有虞之二姚。"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