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埃及
逃亡埃及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 wáng/wú āi jí壁画。意大利乔托约作于1305-1306年。描绘耶稣出生后,为了躲避希律王的杀戮,全家人在拂晓前从巴勒斯坦逃往埃及的情景。画家突破了拜占庭艺术的僵化形式,运用写实技巧,展现富于生活气息的现实画面。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ì wēng tíng jì散文篇名。北宋欧阳修作。写于作者知滁州(今属安徽)时,在琅琊山建醉翁亭,并自号“醉翁”。文中描绘了山中风景和作者携友饮酒作乐的风雅情趣,并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思想。文章语言优美,结构环环相扣,富有层次感。
采莲曲
采莲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lián qǔ诗歌。朱湘作。1927年发表。描绘江南村姑采莲情景,娇娆的人与娇娆的荷花交相辉映,桨声与歌声互相应答,花芳与衣香在风中交融。描写细腻,节奏谐美,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对称形式产生独特的美感。
长江三日
长江三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jiāng sān rì散文。刘白羽作。1961年发表。描绘重庆至武汉的长江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作品写景状物,笔墨多变,并大量引用传说、民谣、古诗,咏物言志,情理交融。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ěr nuò fēn ní fū fù xiàng油画。尼德兰扬·凡·爱克作于1434年。描绘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里的情景:新郎阿尔诺芬尼举起右手宣誓,他将终生爱他的妻子;新娘伸出右手放在丈夫的左手上,表示永远忠实于他。人物的表情、服饰以及室内陈设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
静物画
静物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 wù huà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器具为描绘对象的绘画。这一概念通常用于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欧洲文艺复兴后才成为独立画科。常以花卉蔬果、食品、餐具等为题材。
雕章缋句
雕章缋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diāo zhāng huì jù雕:雕琢;缋:通“绘”,描绘。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雕绘
雕绘的同义词反义词
diāo huì1.亦作"雕缋"。 2.雕镂彩绘。 3.引申为刻意修饰文辞。 4.犹描绘。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 cháng yǔ yī/yì qū/qǔ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套曲。传为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后经玄宗润色并填词,改用此名。乐曲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写。
高更
高更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gēng/gèng(paulgauguin,1848-1903)法国画家。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做过海员和证券经纪人。曾多次去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单纯性和装饰性风格。后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描绘岛上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的神话传说,追求原始艺术趣味和平面效果,色彩单纯强烈,线条粗犷,具有浓厚的东方风格。作品有《两个塔希提妇女》、《讲道以后的幻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