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南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shān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2.指祁连山。 3.指南屏山。 4.指荆南山,亦名君山﹑铜官山。三国吴孙皓封为南岳,在今江苏宜兴县南,即所谓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周处为三害者。 5.泛指南面的山。 6.《诗经》诗篇名。《诗.齐风.南山》。 7.《诗经》诗篇名。《诗.小雅.南山有台》之简称。

各拉丹冬雪山

各拉丹冬雪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lā/lá dān dōng xuě shān唐古拉山脉主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在青海省西南部。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典型角峰。海拔6621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长江源流沱沱河发源于其西南侧。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lǔ fān pén dì中国最低的盆地。在新疆中部。为天山山脉东段的山间断陷盆地。1/3地区低于海平面,艾丁湖底低于海平面161米,为中国陆地最低处。气候极为干燥,为中国夏季最酷热的地区,有“火洲”之称。绿洲农业发达。有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以产葡萄闻名。

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gǔ lā shān1.位于青藏高原,东段为西藏、青海界山,山脉多海拔6000米以上,为长江、怒江等大河源地。

地球仪

地球仪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qiú yí1.地球的模型,装在支架上,可以转动,上面画着海洋﹑陆地﹑河流﹑山脉﹑经纬线等。供教学和军事上用。

地貌

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mào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大分水岭

大分水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fēn shuǐ lǐng澳大利亚东部山脉。自北向南绵延3000多千米。海拔一般约800~1000米。最高峰科西阿斯科峰,海拔2230米。山脉东坡较陡,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西坡较缓,处于背风位置,气候干旱。是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

大盆地

大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pén dì美国落基山脉同内华达山脉之间的盆地。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内部被一系列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分隔成许多小盆地。气候干燥,植物稀少。北美洲主要的沙漠和内流区之一。有著名的大盐湖。

太行八陉

太行八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xíng/háng bā xíng1.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山经

山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jīng1.《山海经》的简称。 2.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1112131415 共1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