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变
衰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i/cuī biàn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因放射出α粒子或β粒子而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的过程。不稳定的粒子自发放出粒子辐射转变成新粒子的过程也称衰变。
裂变
裂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è/liě biàn重核(质量数大的原子核)在受到其他粒子轰击后分裂成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的过程。如铀235受到慢中子轰击后形成不稳定的复核铀236,再分裂成两个(偶尔也分裂成两个以上)碎片,同时放出2~3个中子。原子核裂变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是核反应堆利用核能的来源。
质子
质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zǐ一种粒子。用符号p表示。带正电,电量为1.60×10^-19库,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是氢原子核,也是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中所含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亏损
质量亏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liáng/liàng kuī sǔn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后,核的质量比核子结合前的质量和所减少的数值。这是因为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结合能。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亏损δm=[sx(]δec^2[sx)]。式中δe为放出的结合能,c为真空中的光速。
道尔顿
道尔顿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o ěr dùn/dú(john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曾在曼彻斯特大学任教。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1年总结出气体分压定律。在化学中引入定量概念,总结出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提出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整理出最早的原子量表。1808年建立“道尔顿原子学说”,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著有《气象观察和论文集》、《化学哲学的新体系》等。
邓稼先(1924-1986)
邓稼先(1924-1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dèng jià xiān (1924-1986)物理学家。安徽怀宁人。西南联大毕业。美国珀杜大学博士。曾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和二机部工作,任二机部第九研究院院长。领导研制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解决一系列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理论课题,对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配位键
配位键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i wèi jiàn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的电子对和另一个原子所共有而形成的共价键。如氨分子(nh_3)和氢离子(h^+)作用生成铵离子(nh_4^+)时,nh_3中氮原子单方面提供的孤对电子和h^+共用,形成了配位键:h··n··h··h··+h^+h··n··h··h··h^+或nhhh→h^+用n→h键表示和其他三个n-h键的形成过程不同。四个键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故通常仍把n→h写成n-h。
重元素
重元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òng/chóng yuán sù1.指原子量较大的元素,如铀﹑锎﹑钔。
金属腐蚀
金属腐蚀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shǔ/zhǔ fǔ shí金属和外界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所引起的腐蚀,称“电化腐蚀”。如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当金属和外界接触到的物质(一般为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称“化学腐蚀”。如铁和氯气接触而引起的腐蚀。
链烃
链烃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àn tīng1.分子中碳原子排列成链状的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分子中的三个碳原子排成链状)。